...杂说中第八诸晋史六条东晋之史,作者多门,何氏《中兴》,实居其最。而为晋学者,曾未之知,倘湮灭不行,良可惜也。王、檀著书,一作“者”。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诸先生之比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媸者矣。 臧氏...
...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班氏著志,牴牾者多。在于《五行》,芜累尤甚。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又于四科之中,疏为杂目,一作“志”,非。类聚区分。一作“别”。编之如后。 第一科引书失宜者,其流...
...方有纯王之政。 《关睢》是个和平之心,《麟趾》是个仁厚之德。只将和平仁厚念头行政,则仁民爱物,天下各得其所。不然,周官法度以虚文行之,岂但无益,且以病民。 民胞物与子厚,胸中合下有这段着痛着痒,心方说出此等语。不然,只是做戏的一殷,虽是学哭学笑...
...而记言之书见重,断可知矣。 及左庆之为传也,虽义释本经,而语杂它事。遂使两汉儒者,嫉之若仇。 故二传大行,二传释言为多。擅名于一作“后”。世。又孔门之著录一作“述“。也,《论语》专述言辞,《家语》兼陈事业。而自古学徒相授,唯称《论语》而已。...
...1、《转辞》原文-出自《邓析子》 2、《无厚》原文-出自《邓析子》 ...
...列传原文,而不采史文之互见,是何以异于锲彼舟痕,而求我故剑也? 史文有讹谬,而志家订正之,则必证明其故,而见我之改易,初非出于得已也。是亦时势使然,故司马氏《通鉴考异》,不得同马、班之自我作古也。至于史文有褒贬,《春秋》以来,未有易焉者也。...
...,而归结到新文化之“是亦不可以已乎?”〔2〕是亦大可以已者也!“二桃杀三士”并非僻典,旧文化书中常见的。但既然是“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我们便看看《晏子春秋》〔3〕罢。 《晏子春秋》现有上海石印本,容易入手的了,这古典就在该石印本的卷二...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 1、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 1、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景公宿于路寝之宫,夜分,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公悲之。明日朝,问于晏子曰:“寡人夜者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声甚哀,气甚悲,是奚为者也?寡人哀之。” 2、景公台成盆成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