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穴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阳明络脉别走太阴。三分,灸三壮。【主治】肩膊肘腕疼,目KT KT ,齿痛鼻衄,寒热疟,癫疾多言,喉痹耳鸣,汗不出,利小便。温溜(一名逆,一名池头) 腕后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腕后五寸六寸间,三分,灸三壮。【主治】肠鸣腹痛,伤寒哕...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20-2.html

篇论刺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官篇记载的各种刺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刺浅、刺深和发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五刺”是针对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3.html

石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故药不能取也,以其皮肉血气各不相得故也。平按:素问“治”上无“婴”字;“争异”作“争黑”,新校正云:“详岐伯之对与黄帝所问不相当。”因引太素自“夫盐之味”至“血气争异”一段,谓:“太素与此只三字不同,而注意大异。”复引杨自...

http://qihuangzhishu.com/106/84.htm

十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与帛书类似。灵枢·本输举手少阴五输穴,实际是手厥阴五输穴;九针十二篇所举“心”原大陵,实为心包(心主)原穴。可见手少阴与手厥阴可分可合。难经·二十五难:“有十二,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也?然。一经者,手少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11.htm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_针灸资生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气户二穴.在巨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三分.灸五壮.库房二穴.在气户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三分.屋翳二穴.在库房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三分.膺窗二穴.在屋翳下寸六分.灸五壮....

http://qihuangzhishu.com/660/19.htm

十二络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的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者……传十二络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60.htm

中医词典z~其他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冷无子 子脏 子晕 子痈 子瘖(yīn音) 子仪本草经 子眩 子悬 子痫 子午寅申主火 子午流逐日按时定穴歌 子午流 子午流针法 子午法 子午捣臼 子午补泻 子午八法 子痛 子啼 子死腹中 子死产门难产 子嗽 子水气 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index.htm

虚实补泻_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小针解素问·宝命全角论)凡用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此篇言用之要,全凭虚实以为补泻,实即补也,泄即泻也。)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虚之泄其邪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70.htm

顺时起居 养生延年——子午流学说与日常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一样吗?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一日作息呢? 子午流学说 据针灸专家赵万标介绍,“子午”代表十二地支, 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等含义。一天十二时辰,用子午分昼夜,子时是夜半23:00~1:00,午时是日中11:00~13:...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90.html

曹翕与曹氏灸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曹翕,三国时期魏国人,曹操的儿子,擅长灸法,著作有曹氏灸,这本书在隋书·经籍志江南通志均有书名的记载;曹翕还著有十二经明堂偃侧人。 其中曹氏灸十二经明堂偃侧人这两部医籍都是阐述针灸学内容的,可惜都已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7.html

共找到527,3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