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简介_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寸口,简便易行。确立了以手腕寸、关、尺为三部,再分别每部之浮、中、沉为九候的三部九候脉诊法。难经在论述正常脉及各类疾病所反映出的病脉在疾病诊断上的意义,各类脉象之鉴别等方面,均发挥了黄帝内经的理论,使学者更易于理解。23~29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102-1-0.html

做到五能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关于养心调神的内容,简要归纳就是五个内容:第一,心态平和;第二,心情快乐;第三,心地善良;第四,心胸开阔;第五,心灵纯净。 心态平和:也就是清净、少欲。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33.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说明在针刺治疗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已获得显著的疗效。西汉末至东汉延平(8~106)年间,在针灸史上出现一部名著黄帝明堂经;即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腧穴学专著。隋唐之间,曾先后两...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8.htm

治未病的最高目标是抗老防衰_【中医宝典】

...的最高目标应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 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同时把摄生作为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和举措。摄生的目的是什么?内经开宗明义指出: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800.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发汗,名虽异而实同认为刺络泄血除热攻邪最捷,因此临症多用。针放血,是对素问·针解篇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的发展。李杲发展了内经的脾胃理论,提出了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在针灸方面,常以补外踝下留之,(李杲脾胃论·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正如素问·刺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怎样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瘦人,浅而疾之;壮士、肥人,深而留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3.html

三棱针疗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棱针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为刺血络。古人对刺络放血非常重视。如灵枢·九针论谈到九针中的锋针主要就用于泻热出血素问·血气形志篇凡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4-0.html

卧不安的两个涵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为内经引用下经的原文。多数注家认为卧不安是指睡眠不安失眠,也有部分医家认为卧不安不能平躺平躺不安之意。笔者认为实际上卧不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49.html

最早的医学文献—难经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9.html

对抗亚健康应睡午觉_【中医宝典】

...,根据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也是睡眠的最佳时机。因此夜晚在子时(21时至23时)以前上床,可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按照中医理论,在炎热的夏天里,提倡市民睡‘子午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72.html

共找到640,5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