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日数,言里症在后也。按此乃是伤寒传经之阳症,非言寒中三阴不发热之纯阴症也。仲景于是补《内经》之缺,作《伤寒论》,阐发寒邪能伤阳经,而为传经热病;岂寒邪反不能伤阴经。而为直中阴经之阴症乎?于是详列六经,其各条下注明证形脉治,分别某者为表,某...
...薏苡(《本经》上品)【校正】据《千金方》,自草部移入此。【释名】解蠡(音礼。《本经》)、芑实(音起。《别录》)、赣米(《别录》。音感。陶氏作珠,雷氏作米)、回回米(《救荒本草》)、薏珠子(《图经》)。时珍曰︰薏苡名义未详。其叶似蠡实叶而...
...治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方。真丹砂(一两末)上一味,以水一斗煮之,取一升顿服之,覆取汗,忌生冷物。(《外台》卷一)...
...勤奋,博览医书,对仲景著作钻研尤深,所撰《金匮要略心典》三卷(1729)、《伤寒贯珠集》(1810年刊),为研究仲景学说甚有影响之著作。又着《金匮翼》八卷(1768)、《医学读书记》二卷(1729)、《静香楼医案》一卷,均行于世。...
...终者.戴眼反折.螈 绝汗乃出.大如贯珠.着身不流.是见其螈 .为已过之疾也.又有四肢 习.为四肢动而不止.似螈而无力.不得伸缩者也.此为肝绝.螈 之证虽难已.若能以祛风涤热之剂.折其大热.则螈 亦有生者.若妄加灼火.或饮以发表之药.则...
...阐释】仲景《伤寒论》所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标题只是辨某病脉、证、治,并无“经”字,可知经字是随后加上的,自然不是仅指某经络的病证,这是从六证的提纲病情可以见到的。这些提纲病情,是根据历代医家积累的经验,从多种病情中分析...
...《伤寒论》于伤寒外称中风,各详其脉证于六经篇。《病源》谓之中风、伤寒,其论即取论中六经脉证。《千金》、《外台》相承皆如此。泉案《金匮》有中风篇, 仲景不以此病同列于彼者,以此与伤寒相似,与痹、历节等不相似故也。巢氏以伤寒称之,最得其旨。...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此条特举阳经阴经受邪之异.而辨其病状.及其愈期.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
...通论 一、《素》、《灵》 二、《难经》 三、《伤寒论》 四、《伤寒补亡论》 五、《伤寒直格》 六、《此事难知集》 七、《医经溯洄集》 八、《丹溪心法附余》 九、《伤寒补天石》 十、《伤寒六书》 十一、《伤寒绪论》 十二、《温热暑疫全书》 ...
...温经一法,但治直中阴经之中寒症,仲景同论《伤寒论》者,原以阴阳并立,互相查考,故同列一论,正所以分别伤寒阳症中寒阴症也。后人不达本意,见同在《伤寒论》中将谓伤寒中亦有中寒者,则误甚矣。故伤寒表邪发热多恶寒,绝似中寒,忌温经。伤寒协热下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