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栝蒌根也,色白而亮者佳,味苦微酸,性凉而润。清火生津,为止渴要药(《伤寒论》小柴胡汤,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古方书治消渴亦多用之)。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润肺,化肺中燥痰,宁肺止嗽,治肺病结核。又善通行经络,解一切疮家热毒,疔痈初起者...
...□ 鲍艳举 吕文良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苓桂枣甘汤,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以及《金匮要略·奔豚病》第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笔者应用...
...《伤寒》所列六经,与《素·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不合。经脉三阳经皆有头痛,阳明始有恶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阳,更以胃实为正阳明;经脉嗜卧...
...证名。此处“错杂”作“互见”之意。即寒与热证错杂互见。《伤寒论》中厥阴病篇之乌梅丸证,即属于此。寒与热之错杂,又有表、里、上、下之分,故临床又有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多种情况。参见有关各条。...
...过程,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如《伤寒论》第58条所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亦即“阴阳自和”是“必自愈”的内在动力,是人体经过漫长进化所具有的自愈功能。 我们要重视机体的这种自愈...
...病证名。①指产后发热、产后乍寒乍热等病之合称。详见各条。②《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内热。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寒热而小腹不痛者,此营卫亏损,阴阳不和...
...伤及太阴所致。”如外邪不显,冯世纶每以炒苏子取代苏叶。 读日本人所著《类聚方广义》时,在本方条下见有“加桔梗尤佳”,“且用苏子,其功胜于苏叶”等论述,可合参。 关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见于《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
...《巢氏病源》小儿寒热结实候∶外为风邪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腑脏,使血气不和,阴阳交争,则发寒热。而脏气本实,复为寒热所乘,则积气在内,使人胸胁心腹烦热而满,大便苦难,小便赤涩,是为寒热结实也。《千金》∶小儿连连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撋僖醪∈嫉弥��捶⑷龋�龀琳撸�榛聘阶酉??? 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苦非表里相兼治,少阴...
...□〔云〕产后往来寒热,四物内加小柴胡汤。□〔《保》〕治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数,宜柴胡四物汤。川芎 当归 芍药 熟地黄(各一钱半) 柴胡(八钱) 人参 黄芩 甘草 半夏(各三钱)上为末,水煎服。□〔云〕产后往来寒热而脉弦者,少阳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