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身,莫贵于此。”②诊断学名词,为温病三焦辨证之一。指持续高热阶段,邪在胃肠或脾。温病条辨:“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转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71.htm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临床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在理论学习阶段,要紧密联系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前期基础学科的理论,弄清每一疾病的病因、病机,掌握其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和辨证论治,理论学习时如能与该疾病病人的临床实际相...

http://qihuangzhishu.com/76/53.htm

舍证从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脉象反映了疾病本质,即以脉象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表证汗之,此其常也。仲景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沉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37.htm

白苔黑根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指舌苔白而舌根黑苔,宜辨别寒热真假。辨舌指南:“若黑根无积腻,白苔薄滑,刮之即净,舌上多津,口不渴,或渴而不消水者,真寒假热也。宜十全辛温救补汤加减;若黑根粘腻粗涩,干厚刮之不净,燥苔无津,口渴引饮,真热假寒也。宜十全苦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17.htm

经760例临床调查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被探明_【中医宝典】

...表明,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计量诊断学方法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进行计量诊断是可行的。 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是指急性戒断综合征(自然过程一般为7~l0天)之后持续存在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情绪焦虑、药物渴求)和躯体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76.html

环口黧(lí离)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黧黑,黑而不润泽。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病人口唇周围出现黧黑,为脾气衰败,胃阴已竭之候,预后不良。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91.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上四部典籍文献,经过吕广、王叔和、全元起、陶弘景的分别整理注解,得以保存流传,对中医药学发展和后世文献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二、脉学的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学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面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候。素问·脉要精微论:“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18.htm

舌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舌诊内容之一。舌神有无标志人体正邪盛衰。具体表现为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津液充足,预后良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津液枯竭,病势危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74.htm

中医证素与肾功能关系研究获新进展_【中医宝典】

...探讨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中医辨证客观微观化研究和中医证素实质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临床资料 采用中医诊断学中肾的基本证型是一致的。寒、饮是机体阳虚的病理产物,而机体阳虚一般最终都会侵袭肾阳。由此我们可以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81.html

共找到575,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