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7mRNA存在,但大小不一。2.IL-7的分子结构和基因 天然IL-7分子量约为25kDa,在69和90位氨基酸残基有N糖基化点,分子内有6个半胱氨酸,可能参与链内二硫键的形成,对IL-7的生物学活性起重要作用。1988年Namen等用...
...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p),抗血小板抗体可与GpⅡb/Ⅲa、GpⅠb/Ⅸ、GpⅡb等抗原部位结合,也可与心磷脂抗原、MHCⅠ类分子相互作用,近年还发现了整合素亚家族成员ανβ3的自身抗体,说明抗血小板抗体识别的抗原...
...εRⅠ表示;第二类为低亲和力IgE受体,以FCεRⅡ表示。它们均能与IgE结合,但它们的表达细胞、分子结构等均不同。1.FCεRⅠ FCεRⅠ只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这两种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当变应原或抗FCεRⅠ...
...细胞支架解聚后可观察到肌动蛋白细胞支架调节基因表达增强。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编码肌动蛋白细胞支架调节蛋白的基因的诱导表达是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录反应的主要成分;这一诱导表达依赖于氧化应激,而不依赖于蛋白激酶C和TGF-β,提示是对...
...每个细胞都有众多的分子分布于膜的外表面。这些分子或为蛋白质,或为糖蛋白。这些表面分子作为细胞的触角,可以与相邻细胞的膜表面分子特异性地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以达到功能上的相互协调。这种细胞通讯方式称为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Contact ...
...8月23日据澳洲学者报道,对于存在自发性的慢性大鼠,其通常会出现肾脏肾素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治疗可完全防止肾素水平的这些变化。 墨尔本大学医学部bonnetf博士及其同事指出,肾素位于肾小球足囊裂孔隔膜,...
...b(C3转化酶),将C3裂解成大片段C3b和游离的小片段C3a。继而C3b结合至C4b2b附着的邻近细胞膜上,形成C4b2b3b三分子复合物,即C5转化酶。3.膜攻击阶段此期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attackcomplex,...
...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应答,移植物细胞表面HLa I类和Ⅱ类抗原都是强移植抗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参与了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图6-23)。移植排斥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1)致敏阶段:移植和抗原激发受者的免疫应作主要通过两个形式。①移植物...
...osteopontin)、骨钙素、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基因。骨钙素等非胶原蛋白分泌至细胞外基质中,与钙、磷结合,然后,沿胶原分子的长轴,钙和磷结合到胶原分子的侧链的胶原氨基酸残基上,形成羟磷灰石结晶。在用羟基脲抑制增殖的...
...5级:Ⅰ级轻度损害;Ⅱ级微小病变伴少量节段性增殖;Ⅲ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Ⅳ级弥漫性系膜损害伴增殖和硬化;Ⅴ级弥漫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累及80%以上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是进行性肾小球损害的重要标志,肾小管间质病变重者提示预后差。 病理学研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