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腹胀起如肿,按之不陷,心中恶,不欲食或患冷方。竹沥(五升) 甘草 秦艽 葛根 黄芩 麻黄 防己 细辛 桂心 干姜(各一两) 茯苓(三两) 防风 升麻(各一两半) 附子(二枚) 杏仁(五十枚)上十五味 咀,以水七升合竹沥,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疗学术语。亦称热可去寒。指治疗寒证,当以热药制之。如附子汤、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之寒;四逆汤、理中汤治脾肾之寒;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寒;清龙汤治肺寒;薤白汤治心胸之寒;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桂枝汤治表寒。《汤液本草》卷上:“热可以去寒...
...目录 《医学入门》麻黄杏仁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入门》:麻黄杏仁饮【处方】麻黄 桔梗 前胡 黄芩 陈皮 半夏各3克 杏仁 细辛各2.4克 防风2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用法...
...《茶饮保健》细芎茶原料:细辛0.2g、川芎3g、附子1g、麻黄1g、生姜3g、绿茶3g。用法:将细辛、川芎、附子、麻黄、生姜,置于3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祛风散寒止痛。用途:风冷头痛、痛则如...
...《伤寒杂病论》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当归四两 细辛一两 附子一枚(炮) 人参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痉病,...
...、石膏煎。小柴胡汤柴胡黄苓人参甘草生姜半夏大枣大柴胡汤柴胡半夏黄苓芍药生姜大枣枳实大黄理中汤白术干姜甘草人参附子理中汤即前方如附子。加枳实、茯苓,蜜丸,即枳实理中丸。猪苓汤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麻黄附子甘草汤即前方去...
...□ 高莉 孟宪红 高敬力 河北省鸡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者按:高社光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遵东垣“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旨意,从脾胃论治疑难病证,获得较好效果。本版今起将陆续...
...发汗解表,治伤寒表实证;伍杏仁宣肺平喘;麻杏甘石汤中配伍石膏,清宣肺热,治疗肺热喘汗证;麻黄升麻汤中配伍升麻,发散寒邪、升举阳气,治疗上热下寒的阳郁证;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配伍附子,温经扶阳、补散兼施,治疗少阴肾阳虚感寒证;麻黄加术汤中配伍白术,...
...细辛气味串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属发散药,可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骨节疼痛。常与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配伍应用。 本品有升浮之性,故又可用于头面部诸风百疾。 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辛”味能“开通”,可用它...
...苔薄白。痰饮凝滞,脾肾阳亏,治以温阳化饮。药用:淡附子6g 炙麻黄6g 桂枝4.5g 细辛4.5g 干姜2.4g 白芍9g 半夏9g 五味子9g 茯苓6g 甘草3g。服药1周,咳喘略平,喉间痰声已无拽锯之象,原方加麻黄、附子用量至9g 再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