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绝大多数是由痢疾所引起的,故又称菌痢,一般可分为急性菌痢与慢性菌痢。中医称前者为“赤白痢”、“脓血痢”、“热痢”,称后者为“久痢”、 “休息痢”。 宜忌原则 传统医学认为,急性菌痢大多数是湿热痢...
...1.外周血象 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加,型菌痢可达15~30×109/l以上,有时可见核左移。慢性菌痢常有轻度象。 2.粪便 (1)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血水便者红细胞可满视野。 (2)培养:...
...,山药12克,砂仁7克,薏苡仁12克,桔梗12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急性菌痢 (1)抗菌治疗:呋哺唑酮(痢特灵)每次o.1克,每日4次口服,黄连素每次o,3克,每日4次口服,吡哌酸,每次o.4克,每日3次口服,或氟哌酸每次o....
...感染后脓液积聚而成,是腹膜炎后的并发症。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积极治疗腹膜炎,增强抵抗力。 当腹膜炎恢复期出现发热,大便次增多,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时,应鉴别排除饮食不当。菌痢及二重感染,及时作B超检查或诊断性穿刺而明确诊断。 盆腔感染尚未...
...夏季是腹泻的多发季节,食品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专家说,是药三分毒,切不可随意乱用止泻药。只有合理使用止泻药物,对症下药,才能最大限度地治疗腹泻,避免药品不良反应。 针对腹泻时肠蠕动增快、肠黏膜渗出或分泌增加、肠道内菌群失调等特点,...
...香连丸,是治疗痢疾的常用方。以木香行肠胃滞气而除里急后重,兼能芳香化湿,黄连燥湿清热,凉血解毒而止大便脓血。故对肠胃湿热积滞所致的痢疾,效果很好。临床上常以香连丸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痢疾。例如湿重者可加茯苓,苡米,苍术、车前子,热重者可加...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大便常规:WBC(++),RBC(+++)。 【诊断】 中毒性菌痢(中医:下痢)。 【辨证】 暴感暑热疫毒。 治法】 通因通用。 治疗:急予针刺“人中”穴,重刺激,“十宣”穴放血少许,同时肌内注射阿尼利定(安痛定)...
..."苦。"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①《分类草药性》:"治妇女气血不和。"②《广西中药志》:"治牙痛。"③《四川中药志》:"...
...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
...急性菌痢应与下述疾患鉴别: (一)阿米巴痢疾 起病一般缓慢,少有毒血症症状,里急后重感较轻,大便次数亦较少,腹痛多在右侧,典型者粪便呈果酱样,有腐臭。镜检仅见少许白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常有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