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丛书。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现存几种清刻本及1913年铅印本。...
...医学丛书。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现存几种清刻本及1913年铅印本。...
...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
...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另说“在胫后,从脚根上七寸”(《千金要方》);“从仆参量上合九寸。一法:居承山上一寸”(《循经考穴编》);“在合阳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
...医方著作。四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简要地说明所列诸方的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合刊出版,题名《...
...医方著作。四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简要地说明所列诸方的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合刊出版,题名《...
...及《脉诀删补》等书,均未见刊行。邢伟清代医家。字诗樵,浙江吴兴县人,生平欠详。着有《痘疹治案》二卷,未见刊行。行针总要歌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成》。内容概括针法和一些要点。如:“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
...。另著《种菊轩诗草》。其子张荫朝继其业。张吾仁明代医家。字春台,生平欠详,尝辑《撰集伤寒世验精法》,均系临诊之心得,经其孙张于乔整理后梓行,现有刻本行世。张吾瑾清代医家。字鹤洲,生平欠详,辑有《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续录》二卷,现有刊本行世。...
...取而焚之者.徒以脉诀文词浅鄙.易生轻侮耳.而孰知作者苦心.正在是哉.其私心之所得.临证之所见.确有异于古之所云.遂毅然恻然为后人告也.岂独滑亦有寒.脾亦候尺为义本先民耶.夫固不免偏驳矣.然自诋之太过.而濒湖李氏脉学.遂蹶起而行于世.而脉法且...
...《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也颇有研究,在《医宗金鉴》中列为全书之首的《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二书,就是由吴谦亲自增减编撰的。 【学术成就】 《医宗金鉴》是一套综合性的医书,其对针灸的阐述和发挥主要集中于《刺灸心法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