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易》义,治血必先理气。血脱益气,故有...

http://qihuangzhishu.com/342/94.htm

阴阳离合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三阴三阳,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30.htm

色脉诸诊_《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也。本节义与阴阳应象大同,详见阴阳一。瘅音丹,即温热之病。 音劈。 音皆。)...

http://qihuangzhishu.com/481/86.htm

五脏之应各有收受_《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惊骇,(风木之气多振动,故病为惊骇。)其味酸,其草木,(酸者木之味。)其畜鸡,(《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其谷麦,(麦成最早,故应东方春气。《五常政大》曰∶其畜犬,其谷麻。)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之精气,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2.htm

从中医认识阴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我们都知道中医的核心就是围绕着阴阳而说。《素问。阴阳应象大》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话对中医这门学问进行了高度浓缩和概括。所以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30.html

大宝_《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而精生于气,所以成立吾身者,即真阴之气也。观上古天真曰∶女子二七而后天癸至,男子二八而后天癸至。非若阴生在后而阴成之难乎?又阴阳应象大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非若阴衰在前而阴雕之易乎?所谓阴者,即吾之精而造吾之形也。夫无形则无患,...

http://qihuangzhishu.com/641/167.htm

十二经水阴阳刺灸之度_《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人与天地相参,所以为三也,应阴阳义如下文。)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此下以经脉配经水,盖欲因其象,以辨血气之盛衰也。足太阳经内属膀胱,是经多血少气,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4-7.html

阴阳范畴与矛盾的关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和谐,即统一。如《淮南子 ·汜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和”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本法则。成中英在《中西哲学精神》中将其概括为“和谐化辩证法”和“冲突辩证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3.html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7.html

阴阳与男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行为的赞颂普及到对社会、政治、道德的产生与运动的赞颂。《易经》指出:“生生之谓易”。这就是说,生生不已的生殖运动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重视生命延续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古代历史上,阴阳的思想被道家发挥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5.html

共找到131,8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