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指脉来深伏而搏指鼓动。《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素问·阴阳类论》:“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27.htm

崩淋经漏不止_《妇人规》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由漏而淋,由淋而崩,总因血病,而但以其微甚耳。《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故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知斯二者,而崩淋...

http://qihuangzhishu.com/717/19.htm

崩淋经漏不止_《妇人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由漏而淋,由淋而崩,总因血病,而但以其微甚耳。《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故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知斯二者,而崩淋...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gui/717-5-14.html

阴阳之道——天人合一感应中产生的阴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华智慧几千年,阴阳之道从未中断过。地球世界上的其他任一民族,都没形成中华智慧中十分系统的阴阳理论,这是为什么呢?阴阳之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宇宙只有一个,人既然要生存在此大道中,就必须要与大道和谐统一,在茫茫宇宙中,可分级不可思意数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8.html

阴阳维脉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一《刺腰痛》,又见《甲乙经》卷九第八。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弗然脉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上地一尺所。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二寸,太阴之前,与阴维会。《八十一难》云:阳维起于诸脉之会,则诸阳脉会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1-6.html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胃气为本,而三阴之气以太阴肺气为本的原因(《类经》张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21.htm

钩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词。指夏季正常的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27.htm

隐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排大、小便。《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又:“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②指前、后二阴。见“隐曲之疾。”...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119.htm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胃气为本,而三阴之气以太阴肺气为本的原因(《类经》张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yangzaitousanyinzaishou-752.html

论手足阴阳流注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巅。盖手太阴从肺系横出腋下,手少阴从心系上肺出腋下,手厥阴循胁上抵腋下。此秦越人所谓诸阴脉皆至颈胸而还者也,而厥阴则又上出于巅。盖厥阴,阴之尽也。所以然者,示阴无可尽之理,亦从《易》之硕果不食,示阳无可尽之理义也。然《易》之阴阳以气言,人身...

http://qihuangzhishu.com/791/9.htm

共找到85,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