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解离、石解。「气味」辛、平、无毒。「主治」1、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2、关节风湿微肿...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防己苡仁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防己苡仁汤【处方】酒炒木防己3钱,杜赤豆3钱,川萆薢3钱,大豆卷3钱,绵茵陈3钱,晚蚕沙4钱(包),制苍术8分,宣木瓜8分,川柏5分,木通1钱。【功能主治】...
...经云∶水道不行,则形气消索。是水有随气而营运于肤表者,有水火上下之相济者,如气滞而水不行,则为水病痰病矣。防己生于汉中者,破之纹作车辐,茎蔓空通,主通气行水,以防己土之制,故有防已之名,《金匮》方治水病,有防己黄 汤、防己茯苓汤;治痰饮,...
... 当归丸 大青龙汤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耆汤 防己黄汤 茯苓甘草汤 附子散 甘草附子汤 干地黄汤 干姜苓术茶 甘遂半夏汤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根据源麻黄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黄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
... 赤小豆散 大草乌头丸 大藿香散 大黄煎丸 大黄汤 大建中汤 当归丸 单行小豆散 导饮丸 大青散 大青丸 大异香散 调气散 调胃白术泽泻散 调胃噎膈汤 调中丸 地黄煎丸 地黄汤 地黄饮 丁香丸 地榆丸 二车丸 二气黄金丸 防己汤 防葵丸 ...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方内,更加大黄一两。【集注】柯琴曰∶腹满为大阴、阳明俱有之证,然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腐秽之出不利,故满而时痛;阳明主内,阳明病则腐秽燥而不行,故大实而痛。大实痛是阳明病,不是太阴病。...
...宜温者除之方。大黄(六分) 桂心 浓朴 甘草 干姜(各一分)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各二分)桔梗(三分)上十味,以水二升半煮取八合,凡儿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七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二百日者服三合。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温中大黄汤 ▼ ...
...去皮,酒洗用。恶细辛,畏萆 、女菀、卤碱,伏消石。治风宜木防己,治水宜汉防己。辛,苦而寒,无毒。足太阴、太阳经药。通行十二经。解脏腑之水气,泄经络之湿邪。除脚气之肿痛,退下焦之湿热。手足挛急之疾,关节肿痛之 。乃驱风逐水之要剂,为除湿解热...
...目录 《圣济总录》橘皮防己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橘皮防己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防己2两,桑根白皮(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槟榔(锉)1两,大腹(并子锉)7枚,生姜...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木防己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加减木防己汤【处方】防己18克 桂枝9克 石膏18克 杏仁12克 滑石12克 白通草6克 薏仁9克【功能主治】治暑湿痹。【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