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oumo/index.html

经络的组成和作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重要部分,由于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辩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因此,学习针灸学,必须熟悉和掌握十四经所具有的特点。(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

http://qihuangzhishu.com/93/3.htm

程莘农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教"/>年近九旬的程莘农(右三)仍坚持在临床带教◆在近70年的临床实践中,经他针灸治疗的患者有几十万人次◆他主编的《中国针灸学》,至今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针灸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他以唯一的针灸专家身份,当选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中国工程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index.html

针灸文化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针灸铜人 《新针灸学》经穴图 《循经考穴编》传本存真图 《循经考穴编》欧希范五脏图 《医学入门》侧人脏腑图 《医宗金鉴》奇经八脉图 《医宗金鉴》十二脉图 《针灸聚英》侧人脏腑图 《针灸学》附经穴图 《针灸资生经》分部穴图 《子午流注针经》十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jiuwenhua-786-1.html

杨依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杨依方(1924年-),男,汉族,上海市南汇县人。上海市南汇县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针灸学家杨永璇创始的“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第二代传人。幼承家学,复进上海中国医学院接受祖国医学系统教育,力求深造,1943年毕业。继续在父亲...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index.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科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科的确立。针灸学科确立的显著标志,是针灸学大师皇甫谧根据《灵枢》、《素问》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的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针灸...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9.htm

针灸挂图_【中医宝典】

...针灸穴位挂图是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编写了一套以真人的形体为模特、准确标示人体穴位的挂图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挂图共标示和介绍了人体430个腧穴,其中包括全部十四经穴361个,常用且疗效肯定的经外奇穴69个。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89.html

0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针灸考试大纲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第一单元 针灸学发展概况 细目:针灸学发展简史 要点: 针灸学代表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内容特点 第二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要点: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十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12.html

传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不觉其死矣。”病变早晚期不同,有痎疟、遁注、骨蒸、伏连、殗殜之称。参见有关各条。本病相似于结核病。②经外穴异名。见《中国针灸学》。即中恶。参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99.htm

窦默与《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针经指南》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这些著作文体多用韵文编写成歌赋,以利于诵读和记取腧穴,对普及针灸学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在罗天益《卫生宝鉴》、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徐凤《针灸大全》等书都反映了窦氏针法的内容。 窦氏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在临证选穴方面十分推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3.html

共找到1,0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