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室,若目力心思一有不到,則害不小矣。設或知證而不知形,則無以洞其外;知形而不知脈,則無以測其內;知脈而不知本,則無以探其源;知本而不知因,則無以窮其其變;知因而不知藥,則無以神其治。只此數事,今醫果能全之否?設有不能而強以為能,則致害於人...
...一章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
...齊桓公問於管子曰:「自燧人以來,其大會可得而聞乎?」管子對曰:「燧人以來未有不以輕重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天下。至於黃帝之王,謹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逐禽獸,實以益人。然後天下可得而...
...公問於公孫鞅曰:「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無私,奈何?」 公孫鞅曰:為法令置官置吏樸足以知法令之謂,以為天下正者,則奏天子;天子名,則主法令之民,皆降受命發官。各主法令之民,敢忘行主法令之所謂之名,各以其所...
...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刑殺毋赦,則民不偷於為善。爵祿毋假。則下不亂其上。三者藏於官則為法,施於國則成俗,其餘不彊而治矣。君壹置則儀,則百官守其法。上明陳其制,則下皆會其度矣。君之置其儀也不一,則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是以人用其私,廢上...
...立圜臺,廣五丈,高九尺,土色各依其方;又於圜臺上起方壇,廣一丈二尺,高九尺;其臺壇四面各為一陛。玉板長一尺三寸,廣五寸,厚五分,刻牒為字,以金填之,用金匱盛。其玉牒文,中書、門下進取進止,所由承旨請內鐫。其石檢等,並如後制。郊社令積柴為燎壇...
...大醜也。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吾聞之曰:「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君子進不敗其志,內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
...国语辞典 古印度的宇宙觀中,以須彌山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為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 長阿含經.卷十八:「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
...国语辞典 唐代碑刻。為虞世南於高祖武德九年 (西元 626)所作。記述孔子後裔孔德倫為褒聖侯並重修孔廟等事。此碑書法筆力遒勁,碑體圓腴,為唐楷圭臬。後有二重刻本,一為陝本,一為城武本。...
...時人為陽城鄭鋼周南語 唐國史補 轉遠轉高。轉近轉卑。 長安為宋清言 唐國史補 人有義聲。賣藥宋清。 戶牖俗語 唐國史補 二十三。日正南。二十五。日當戶。 省下語 唐國史補 後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門。下行刑戶。不博前行駕庫。 御史臺為院長語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