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图)辛能解表疏邪.入脾达肺.香可宣中快膈.醒胃清神.性属微温.能辟疫而止呕.功颇善散.防助火以伤阴.(藿香.辛温入肺.芳香入脾.快膈宣中.止呕吐.平霍乱.以芳香脾胃所喜.故能开胃助脾.然毕竟辛香宣散之品.阴虚有火.虽有表证者.不宜用...
...消渴病。〔利〕辛温(一作凉),入肺肝,芳香开气,发汗解表,能下气,故消食,治猫咬与蛇伤,伤寒舌苔,和蜜擦之。〔修治〕处处有之,苏产为胜,夏秋采茎叶曝干。...
...葱白七味饮 【出处】《地黄六(9克) 【功效】养血解表。 【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感冒风寒致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用法】劳水八升,以勺扬之一千过。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
...泄、淋闭之病生矣。以此知非热不能解表,非寒不能攻里。是解表常宜热,攻里常宜寒。若反此法,是谓妄造。今之用药者,以荆黄汤解表,以姜桂药攻里,此与以水济水,以火济火何异哉?故非徒不效,轻者危,甚者死。夫《本草》一书,不过酸、苦、甘、辛、咸、淡...
...泄、淋闭之病生矣。以此知非热不能解表,非寒不能攻里。是解表常宜热,攻里常宜寒。若反此法,是谓妄造。今之用药者,以荆黄汤解表,以姜桂药攻里,此与以水济水,以火济火何异哉?故非徒不效,轻者危,甚者死。夫《本草》一书,不过酸、苦、甘、辛、咸、淡...
...犯胃气五过误下熄风下病上取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下者举之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消痰小逆泄卫透热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泻火熄风(清热熄风)泻心辛寒清气辛寒生津辛开苦泄(开泄)辛凉解表辛温解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醒脾虚则补之虚者补其母,实者泻...
...。3剂。 二诊(6月26日):患儿热退疹消,伴随症状缓解,皮肤上留有少许色素沉着斑。 【按语】 本案辨证属风疹邪犯肺卫,治疗以疏风解表清热为主,方选银翘散加减。方中以金银花、连翘为君,取其辛凉之性,以透解表邪,清热解毒;;去方中辛温的荆芥、...
...《中药学》豆鼓【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子(即黑大豆),经加工发酵而成。【性味与归经】辛、甘、微苦,寒(因炮制方法不同,又有偏于辛微温者)。入肺、胃经。【功效】解表,除烦。【临床应用】1.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豆鼓的...
...。 中药处方(六)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