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简介_【黄帝内经】

...《灵枢经》,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称《灵枢》、《针经》、《九针》。因其共有九卷又称作《九卷》,在王冰之前又被称作《九灵》,到王冰时候改称作《灵枢》。北宋林亿校正医书时,《灵枢》已散失。...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15.html

气化不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又称气化无权。指由于阳气不足,不能使体内生化机能畅旺,而致消化、吸收不良,影响气、血、精、液等的化生和体液代谢产物的排除。狭义的常指由阳虚而引起水液代谢机能障碍,致痰饮内停,水湿不化,小便不利等症。其中,实证病多在腑,与膀胱、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69.htm

素问的名称由来_【黄帝内经】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迄今1700多年,《素问》之名未曾改变。为什么叫《素问》?林亿、高保衡等人的“新校正”说:“所以名《素问》...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2.html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_【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关于一年四季的将息调养之法,就其大要来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因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一,春季将息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天为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0.html

评热病论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气,谷气即胃气也。卫气之本。谷气蒸发,泄而为汗,而气化之原,...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50.htm

《温热逢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三卷。清·柳宝诒撰。上卷详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伏气温病,并附注《伤寒论》暴感暑热、兼感湿温各条;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伤寒绪论》、《温疫论》中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条文;下卷重点论述气温病,对其发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75.htm

《温热逢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三卷。清·柳宝诒撰。上卷详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伏气温病,并附注《伤寒论》暴感暑热、兼感湿温各条;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伤寒绪论》、《温疫论》中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条文;下卷重点论述气温病,对其发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8.htm

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高,下盛则气胀。”王冰注:“下谓尺中。”[7]指大小便。《素问·五脏别论》:“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8]指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清气在下,则生飧泄。”[9]指下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下不胜其上,其应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421.htm

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㈠(dào)⑴道路,通道。《素问·逆调论》:“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能卧也。”㈡道理。《灵枢·百病始生》:“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⑶特指医道。《素问·举痛论》:“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术极。”《灵枢·...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432.htm

生命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天地之间所以有品类无限多样的物种,都是物质自己的运动和变化,在时间进行中形成的。《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太虚廖廓,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这个意思。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4.htm

共找到45,8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