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诸反逆死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羸人脉躁者死。 人身涩而来往滑者死。人身滑而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往来大者死。 人身大而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来往短者死。 尺上应寸口太迟者半日死。(《脉经》云∶尺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五脏六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31-14.html

扁鹊阴阳法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即肠,即代,乍至乍不至。大而沉即咳,咳即上气,上气甚则肩息,肩息甚则口舌血出,血出甚即鼻血出。变出寸口,阴阳表里,以互相乘。如风有道,阴脉乘阳也。寸口中,前后溢者,行风。寸口中,外实内不满者,三风、四温。寸口者,劳风。劳风者,大病亦发,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7-2.html

五脏动数止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部∶一动心,二动脾,三动肺,四动肾,五动肝。肝部∶一动肝,二动心,三动脾,四动肺,五动肾。肾部∶一动肾,二动肝,三动心,四动脾,五动肺。肺部∶一动肺,二动肾,三动肝,四动心,五动脾。脾部∶一动脾,二动肺,三动肾,四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25-4.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也;寸口六脉之形,指下得之,故曰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皮、肉、筋、、骨等,五脏外形,故为象也。五为五象之类,推可以知也。平按:注“五象”,袁刻作“五脏”。上医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可以目察;能合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1.html

的临床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疾病的虚实证候。徐灵胎说:“虚实之要,莫逃于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2、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久病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7.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岐伯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诊法在旦,凡有五要,故须旦以。肺气行至手太阴十二经络,所有善恶之气皆集寸口,故曰未动;未入诸阳脉中,故曰未散,此为一也。编者按:“黄帝问岐伯曰”《素问》作“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饮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7-2.html

候(伤寒门 上)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云∶寸口浮而盛,病在外。外者表也。寸口沉而紧,曰病在中。中者里也。仲景云∶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又曰∶表有病者当浮。结胸证,浮者不可下,则知属阳证无疑矣。《难经》曰∶伤寒之,阴阳俱盛而紧涩。《伤寒论》曰∶阴阳俱紧,...

http://qihuangzhishu.com/336/389.htm

道门《丹医秘授古法》的故事_《丹医秘授古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三部九候”、“四时法”、“人迎寸口...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1.htm

妇人病生死诀_《察病指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胞中绝伤.有恶血久结成瘕.其病腹痛逆满.气上冲.尺涩而坚.为血实气虚.尺细而微.血气俱不足.谷气不充.得节辄动.枣叶生时死.妇人赤白带下.迟滑吉.数疾凶.妇人新产.缓滑者生.实大弦急者死.沉小者吉.坚牢者凶.寸口沉微.附骨...

http://qihuangzhishu.com/270/69.htm

后世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使用《难经》的方法而不用《内经》的方法;将《内经》的“人迎口诊法”政为左人迎右气口等等。 学的发展与医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在这段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使医学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面学所受到的限制亦是明显的,例如独寸口法亦有一定的社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共找到78,5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