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其阳,峻补其虚;日恶寒夜烦躁,为阴阳交,饮食不入,必死。伤寒、中暑,与伤饮食一般。人火正治,诸龙火反治。诸病有郁,治之可开。恶心,有热,有痰,有虚。悲者,火乘金。阳绝则阴亏,阴气若盛,阳无暴绝之理。虚劳,不受补者死。诸病发热者,风、寒、暑...
...肉桂一两,以水煎五六碗,冰冷与饮,诸证自退。翌日必畏寒脉沉,是无火也,当补其阳,急以附子八味丸料,煎服自愈。此证与脉气俱变其常,而不以常法治之者也。若有产后及大失血后,阴血暴伤,必大发热,亦名阴虚发热,若以凉药正治,立毙。正所谓象白虎证,服...
...目录 《证治汇补》凤髓膏 《外台》凤髓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证治汇补》卷二引《医鉴》:凤髓膏【处方】人参4两,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4两,胡桃肉4两,杏仁(去皮尖)4两,酥油4两,白沙蜜1斤。【制法】将人参3味为细末,次将...
...四时迭病,皆因气血亏损,房劳过伤,故其见证难以悉状。此精气不足,但滋化源,其病自痊。又若饮食劳倦,七情失宜,以致诸证,亦当治以前法。设或六淫所侵,而致诸证,亦因真气内虚,而外邪乘袭,尤当固胃气为主。盖胃为五脏之根本,故黄柏、知母不宜轻用,恐...
...(形声。从匚( fāng),筐子,淮声。本义:盛器) 同本义 [receiver] 汇,器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有器名汇也。” 用外币或本国货币兑换的票据 [exchange]。如:外汇;内汇 收集、分类和分送各种信息或其它需要...
...肢体疼痛,为其酸味能敛。二卷中补络补管汤,用以治咳血吐血,再合以来复汤重用之,最善救脱敛汗,则山茱萸功用之妙,真令人不可思议矣”等方面,可见,张锡纯应用山萸肉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张锡纯运用山茱萸肉治疗脱证的经验堪称独到,如《医学衷中参西录...
...目录 《证治汇补》长春浸酒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汇补》:长春浸酒【处方】白术(炒)1两,白茯苓5钱,人参5钱,当归5钱,虎胫骨5钱,川椒5钱,肉苁蓉5钱,枸杞5钱,砂仁5钱,干姜2钱,陈皮1两,川芎1两,独活1两,麻黄1两,...
...内科著作。八卷。清·李用粹撰。刊于1687年。本书汇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包括作者本人在内)论述和经验。书中将80余种内科杂病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八类,每类分别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证治,内容比较丰富。有许多值得借鉴...
...内科著作。八卷。清·李用粹撰。刊于1687年。本书汇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包括作者本人在内)论述和经验。书中将80余种内科杂病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八类,每类分别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证治,内容比较丰富。有许多值得借鉴...
...部位。古书无横 之名,故称横 为便毒,且谓因交感不洁,遭淫毒而患者最多,每每先起下疳,下疳未已,便毒继之,斯言诚是也。然既称横 ,又名便毒,二者证治迥殊,何堪混同。以治法论之,初起色红, 热肿痛,大小便秘涩者,此湿热秽毒所发,则为便毒。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