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脉沉_《读医随笔》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陷于肾中,熏蒸燔灼,阴尽而死。所谓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也。治法,尝拟用猪肤汤、麻辛附子汤,二方并用,减麻黄,附子改用生者,并重加党参,以达其毒,毒散阴可存矣。世每泥于发于肺胃之成法,用苦寒清降,以清肺胃,故热毒愈无由达也。张石顽曰...

http://qihuangzhishu.com/683/47.htm

喉部治(计十五证)_《外科治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间红肿疼痛,无别形状,宜先服苏子利汤一剂,接后服黄连清饮,外吹珍珠散即愈。如舌下若生一小舌,连肿痛,为 舌、痈,二者相兼则凶,用珍珠散吹舌根舌下及两旁,不得间断,服药如痈。一、咽中结块肿痛,水食不通,此危也,治法如前,兼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zhengzhiquanshu/685-10-7.html

《温热逢源》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 辨正张石顽伤寒绪论温热各条 辨正吴又可温疫各条 卷下 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 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 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 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 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 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治 伏温热结胃腑治 ...

http://qihuangzhishu.com/813/index.htm

辨颈痈锁喉痈_《疡科心得集》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寒热不解,便欲成脓,当清热和营,出脓后扶胃和营,大约半月收功。亦有因于阴虚,少阳三焦火郁上攻,气血凝滞而发者。然此必兼挟风热,非纯乎内伤之也。所以较他肝邪所发者,犹为易愈耳。锁喉痈,生于结喉之外,红肿绕。以时邪风热,客于肺胃,循经...

http://qihuangzhishu.com/731/42.htm

痈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歌】夹痈生两旁,肝胃毒热发其疮,疮与结喉痈同治,尤嫌痰壅不时呛。【注】此痈一名夹疽,生于结喉之两旁,属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火毒上攻而致。其治法与结喉痈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65-6.html

同病异治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同病异治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 【同病异治】 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77.html

反治:中医独特的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反治。 ●反治法作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思路上与西医有很大差异,或可借以补充西医“对抗治疗”的不足。应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地分析探索,掌握它的本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规律。 反治法源于《素问·至真要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564.html

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阳篇,有三阳并病之,提纲中详其病状而未列治法,此或有所遗失欤?抑待后人遇此自为拟方欤?愚不揣固陋,本欲拟一方以补之,犹恐所拟者未必有效,今试即其所载病状以研究其病情,再印征以生平所治之验案,或于三阳合病之治法,可得其仿佛欤。《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26.htm

咽喉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剂作汤服之。又有色欲过度,元阳亏损,无根之火游行无制,客于咽喉者,须用八味肾气丸大剂,煎成冰冷与饮,便引火归原。如此治法,正褚氏所谓上病治下也。以上阴虚咽痛。张景岳曰∶痹一症,有实火虚火之别,凡实火可清;虚火即水亏症也,复有阴盛格阳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12-9.html

共找到135,5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