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_《外科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硬,荏苒月日,不能内消者,久必成脓;若肿高而稍软,其人面色萎黄,皮肤壮热上蒸,脓已成也,可以针决核中,令其溃散,则易愈也。治法如疮法,于疮口中用追毒蚀肉铤子,于上用乌犀十香膏等贴托里剂和。经久不瘥,或愈而复发,或别处自穴脓水透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i/852-3-34.html

血分证治_【中医宝典】

...象。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则见发斑吐血衄血等。 治法 清气凉血。 方例 加减玉女煎。若发斑,宜化斑汤,吐血衄血用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参看方剂) 三、伤阴虚证 (见于重度混合性脱水病人)。 主证 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耳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23.html

衄血_《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不降。《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衄血者,阳络伤,则营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83.htm

心病治法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各一两,共煎汤服。或用节菖蒲三两,远志二两,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红糖冲水送下,日服三次,久当自愈。因菖蒲善开心窍,远志善化瘀滞(因其含有稀盐酸),且二药并用实善调补心脏,而送以红糖水者,亦所以助其血脉流通也。至心脏麻痹原因,亦有多端,治法...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59.htm

山栀子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虚烦,劫心痛,凡痘壮热。吐血衄血暂用。然苦寒伤胃,慎之。枝栀子,轻飘象肺,故独人肺家,泄有余之火,种种功用,皆从肺旁及者也。大苦大寒损胃伐气,虚人忌,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成败症,治实火吐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

http://qihuangzhishu.com/342/2165.htm

衄血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衄血有格阳证者,以阴亏于下,而阳浮于上。但察其六脉细微,全无热证,或脉见浮虚豁大,上热下寒,而衄不止者,治宜益火之原,古有八味汤,余有镇阴煎,其效尤捷。此证不惟内伤有,即伤寒亦有,然必素多斫丧,损真阴者,乃见此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16-6.html

《丹溪治法心要》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伤食(第五十) 痞(第五十一) 嗳气(第五十二) 吞酸(第五十三) 嘈杂(第五十四) 劳瘵(第五十五) 诸虚(第五十六) 寒热(第五十七) 卷五 咳血(第五十八) 吐血(第五十九) 咯血(第六十) 衄血(第六十一) 溺血(第六十二) 下血(第...

http://qihuangzhishu.com/714/index.htm

衄血_《评琴书屋医略》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肺火上蒸则血从鼻出,名曰鼻衄。大肠与胃热上逼,则血从齿出,名曰齿衄。均宜清降方可统治。但齿衄血症最轻者,可服药,可不服药。干白茅根四钱,鲜者倍用 大生地三钱 元参三钱 正土桑白四钱,鲜者倍用 大麦冬三钱连心 牛膝一钱半加鲜竹茹青远茶各二钱...

http://qihuangzhishu.com/1040/49.htm

温病兼吐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即止。舌苔白浓欲黄,大便三日未行。脉象左部弦长,右部洪长,一息五至。 【诊断】 此证因家务劳心过度,心肝先有蕴热,又兼外感热传入阳明府。两热相并,逼血妄行,所以吐血。然其脉象火热虽盛,而正犹不虚,虽在高年,知犹可治。其治法当以清胃腑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92.html

吐血的解释_吐血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病证名。指内脏出的血从嘴里吐出,无呕声,也无咳声。包括呼吸道上消化道出血 hematemesis 国语辞典 消化道內出血,而嘔吐出來的現象。 北齊.顏推.顏氏家訓.風操:「醫診脈云:『腸斷矣!』因爾便吐血,數日而亡。」 三國演義.第...

http://hanwen360.com/c/110984.html

共找到604,3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