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丸以滋化源,寒热自退。世医治妊娠疟初起,用散邪饮,不愈者,用截疟汤截之。又有初用柴胡知母汤,以平为期。疟久不退,则用七圣散截之。然截疟内常山伤胎,万不得已,须用白术煎水煮透用之,然亦宜少用。即寻常治疟,再以白术制之,方免呕泄。又夜明砂...
...和解散治瘴疟正气之后.专用此方.一日五六服.南人常自汗.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多是脾胃感冷成病.此方和脾胃逐风邪.其妙如神.感病轻者.更不再发.重者亦自减轻.苍术(半斤制) 陈皮(二两去白) 本(四两洗) 桔梗(四两) 甘草(四两) 浓朴(...
...后伤于风,则先寒后热。先伤于风后伤于寒,则先热后寒。初疟无汗者,散之。久疟多汗者,补之。【方】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加茯苓、知母、陈皮、生姜。...
...钱代之。此方不特虚人久疟。治三日疟更宜。夜发则加当归、首乌。无不应手取效。然发于严冬之时。有屡用此方。及补中益气不效者。必待仲春。仍用前药加桂枝汗之即愈。丹溪云。 疟者。三阴疟也。三日一发。发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也。发于寅申巳亥日者。厥阴疟...
...《内经》谓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必有 疟。 疟,老疟也。以其隔两日一作,缠绵不休,故有是名。前贤具有治法,然皆峻剂。有非禀受性弱,与居养所移者所宜用也。惟许学士方有用参、 等补剂,而又不曾深论,后学难于推测。因见近年以来,五十岁以下之人,多...
...取二升,分为三服,日再。(出第四卷中)必效疗患热血痢方。粳米(一升研)上一味研碎,令米尽,取汁可一大升,于新瓷瓶中盛,取油绢密闭头,系内着井水中,令至明饮之,敷与人无不瘥者。(出第二卷中)古今录验疗血痢及脓血方。黄连(三两)上一味切,以清水...
... 附司天掌诀歌 《专治麻痧》述古编叙 卷二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脉法 面部证 目部证 五脏虚实寒热 五脏疮疹证治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序 自序 总论 药方 附阎氏方 后序 朱氏翼中《类证活人书》 许白沙先生论小儿病脉 郭白云先生...
...分研) 诃黎勒皮(八分) 黄连(八分) 酸石榴皮(八分)上五味捣筛为末,蜜丸,空心以饮服如梧子大三十丸,日二服瘥止。(出第四卷中)文仲疗水痢百起者。马蔺散方。马蔺子 干姜 黄连(原无分两)上三味为散,熟煮汤取一合许,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断,...
....若其脉微弱或心腹虚膨.或手足厥冷.初病不呕.因服粟壳乌梅及诸苦涩凉剂.或饮草药过多.早晨未食先呕.不思饮食.此乃脾胃虚弱.却可信简易方之言.又有一方犹为简易.用山药一味. 小豆大.一半银石器内炒熟.一半生用.同为末.米饮调下.甚有奇效.又...
...夫疟,备内外不内外三因。外则感四气,内则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逸,皆能致疟。《经》中所谓夏伤暑,秋 疟者,此则因时而序耳,不可专隅。以此论之,则知瘟病、飧泄、咳嗽,不可拘也。夫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