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色诊的提法始自《内经》,《内经》中色相提并论之处很多,《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能合色,可以万全”的记载。 《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夫色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形肉不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古代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具有辨证方法的辨证论治的精诣。古代诊原则上与临床、理论等都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它们是一个系列。从《内经》众多的经文中都能证实这一点,尤其是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含明阳。”这是总的认识与要求,阴阳是中医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七死_《察病指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 弹石脉在筋肉皮.按举皆劈劈急.曰弹石.是肺绝死也.(弹石脉者.萧处浓谓肺绝之.此既未稳.吴仲广又推展之.以为象西方金.令肝元绝.其尤穿凿.当以为肾绝之可也.石乃肾之本.合沉濡而滑.今其脏现如弹石.劈劈然 指.殊无息数....

http://qihuangzhishu.com/270/39.htm

诊临症千万不能丢_【中医宝典】

...不少的业内人士在私下里道出来。试问,古代众医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村落,不会诊,何以立足?而且纵观大医临证,每于疑惑不前之时,诊脉以辨吉凶。 坦白地,中医不靠诊,只依靠望、闻、问谁能认得清,认得准老百姓的疾病,长此以往人们还敢相信中医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8.html

正确认识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肿瘤指标检查。患者走后,老师告诉我,这例病人可能是大肠癌,我半信半疑。后来患者子女专程前来,称赞老师诊断准确。 准确地据断症并非评价中医师水平的标准,诊断水平高超不等同于医术高明。比如,笔者今后遇到类似的老年患者,也可能据诊断某某癌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论气运加临尺寸候不应交反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曰∶阴阳交者死,谓岁当阳在左,反见右;岁当阴在右,反见左。左右交见是谓交。若左独然,或右独然,是不应,非交也,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经曰尺寸反者,谓岁当阴在寸,而反见于尺;岁当阳在尺,而反见于寸。尺寸俱反,方谓之反。若尺...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82.htm

下后身痛迟_《伤寒意》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汗泄血中温气,阳虚木陷而沉迟,经脉凝涩而身疼痛,宜桂枝汤,甘、枣培土,桂枝达木,加芍药以清风木,加生姜以通经络,加人参以益肝脾温气,补宣经脉也。【2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二十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

http://qihuangzhishu.com/1295/41.htm

中医脉象之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伤寒论·太阳篇》有“伤寒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之文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兼与上一种不同,它不是同时两种合在一起而是先后交替出现。所以这类如相兼它们是与一般的兼不同的,也可以一般的兼是在空间上而节律不齐的兼则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老少异_《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老弱之人,宜缓弱;若过旺者,病也。少壮之人,宜充实;若过弱者,病也。然又有焉。老人旺而非躁者,此天禀之浓,引年之叟也,名曰寿;若躁疾,有表无里,则为孤阳,其死近矣。壮者细而和缓,三部同等,此天禀之静,清逸之士也,名曰阴脉;若...

http://qihuangzhishu.com/801/29.htm

诊心得一二_【中医宝典】

...一、诊总纲是阴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当归四逆汤证。结果我给出的却是四逆散方加味。众皆不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73.html

共找到158,2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