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应天地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人身首尊而足卑,天地定位也。脾胃相为子母,山泽通气也。肝胆主怒与动,雷风相搏也。心高肾下,水火不相射也。八卦相错,人亦肖之。妙哉《易》也!(滑伯仁)...

http://qihuangzhishu.com/472/24.htm

脏象_《顾松园医镜》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五味入胃,由脾布散。〕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水能生化万物。〕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在两乳中间...

http://qihuangzhishu.com/617/340.htm

脏象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即脏腑;“象”,是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症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征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

http://qihuangzhishu.com/109/311.htm

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程杏轩《医述》:“气以胆壮,邪不能干。”胆与肝相表里,足少阳胆经络于肝,肝胆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38.htm

许叔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伤寒九十论》等书。许氏对杂病辨证亦有独到之处,所著《普济本事方》,载方390余首,对不少相似病证提出了较为可靠的鉴别方法,在理论上,许氏对脾与肾的关系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补脾须先补肾,若肾气不足,真气虚衰,自不能消化食物。对后世脏象学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shuwei/index.html

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_【黄帝内经】

...,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 《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2.html

《脉诀汇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体现脉诊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作用;卷十为经络脏象,摘选有关诊法的纲领,并附脉案图式。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7.htm

《脉诀汇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体现脉诊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作用;卷十为经络脏象,摘选有关诊法的纲领,并附脉案图式。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49.htm

怎样理解中医“心主阳气”的理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来实现的。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阳中之阳,心也。”“心属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为火脏”。所谓“夏气”、“太阳”、 “阳中之阳”都是指心脏中存在着一种阳热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4.html

怎样理解中医“心主阳气”的理论?_【中医宝典】

...来实现的。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阳中之阳,心也。”“心属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为火脏”。所谓“夏气”、“太阳”、 “阳中之阳”都是指心脏中存在着一种阳热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10.html

共找到7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