瘕灸法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边各一寸半,主症瘕,甲乙经云∶足太阳脉气所发,各灸七壮,瘕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又灸气海百壮,久冷及妇人瘕,肠鸣利,绕脐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勿针,穴在挟脐两边各二寸,积聚坚满,灸脾募百壮,穴在章门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206-5.html

朱春霆_一、虚推拿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腹哀、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命门等,轮流使用。手法操作:用摩、推、按三法,以缓摩为主,配合推按。功效:补虚温运。临床运用:主治虚。虚一般分为脾(滑)和肾(五更)两种,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uchunting/605-4-1.html

脊髓小脑变性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脊髓小脑变性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使身体的柔软度处於最佳状态; 3.注意饮食生活起居。不要固定在相同的姿势太久,常常活动手脚; 4.接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或言语治疗,用以舒缓病情。 5.在患者亲人的爱心照顾下,可增强患者的生命力。 务必使患者尽可能维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SuiXiaoNaoBianXingZheng251258.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种泄泻的总称。①《难经·五十七难》:“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有脾,有大肠,有小肠,有大瘕。”②《宣明论方》卷十:“五有溏、鹜、飧、濡、滑。”详见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76.htm

单于留别阙下知己原文、翻译及赏析_罗邺古诗_【古诗文大全】

...忝翩翩逐建牙,笈随征骑入胡沙。定将千里书凭雁, 应看三春雪当花。年长有心终报国,时清到处便营家。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35541.html

如何诊断感冒阳气暴脱_【中医宝典】

...感冒病为外邪时病,若体质素健,常可数日治愈。但亦有少数病人,由于心气夙虚,感邪较重,外邪乘袭于肺,稽留数日,旋即内舍于心,加之过用汗法,致使营不内守,随于外,汗愈而气愈乏,气愈乏而阳愈虚。如此,便会出现阳气暴脱证。这种由感冒“小恙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833.html

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因各别治法不同_《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汗出,风中于内,必病遗尿便涩之症也。又云∶新浴中风,头多汗恶风。苦先一日则病甚头痛,名首风。此言因浴见风而成头风头痛之症也。又云∶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此言外伤于风之飧也。又云∶外在腠理,汗出汗衣,身体尽痛,名风。此言因自汗,成...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0.htm

大瘕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大瘕就是后世所说的痢疾。 【大瘕】 《难经.五十七难》:「大瘕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陈瑞孙《难经辨疑》指出:「大瘕,即肠澼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痢疾。(圊,即厕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20.html

淡味渗为阳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淡味渗为阳指淡味药能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其药性属于阳。 【淡味渗为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渗是渗利排泄水湿的意思。淡味药能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其药性属于阳。例如通草和薏苡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042.html

酸苦涌为阴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酸苦涌为阴指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能导泻的,其性质属于阴。 【酸苦涌为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涌是吐;是泻。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能导泻的,其性质属于阴。例如胆矾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黄味苦能泻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0.html

共找到113,1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