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楼观台_道家_【文学360】

...楼观台在今陕西西安周至县,是老子修行说经传道之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0.html

第三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韩非喻老篇引无“废之”两句。“夺”,范及韩非喻老篇引并作“取”,说林上篇引周书亦作“取”。各本及后汉书桓谭传引“将欲夺之”四句,同此。 蒋锡昌曰:史记管晏列传云:“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索隐:“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2.html

第十四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庄子知北游篇‘抟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抟’。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作‘揗’。说文:‘揗,摩也。’礼记内则‘循其首’,亦借‘循’为‘揗’。此作‘抟’者,亦借为‘揗’。”谦之案:易、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老子他说》第八章:水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物质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六章: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即所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 重和轻,静和躁,都是相对两种现象。重和轻,是物理现象相对。静和躁,是生态现象相对。但从原文文字上看来,老子上侧重“重”和“静”重要,只偏向一头,而舍置它相互影响关系。 正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章评析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政治家们。车载说:“这一段话就治国为政说,从‘无为而治’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见解。无为而治思想,是老子书无为主张在政治上运用。老子书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2.html

第六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而随义用之,其读似亦只有亨音。”河上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淮南齐俗训引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咸酸而已。”皆合老子古义。 洪颐烜曰:按韩非子解老篇:“事大众而数摇之,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第四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赵及韩诗外传九均作“敝”。韵会小补曰:“敝,笔别切,老子云云。”是方日升所见本作“敝”。毕沅曰:“‘敝’,河上公、王弼作‘○’。”是毕所见河、王本作“○”。今诸河、王本皆作“弊”,同此石。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谦之案:敦煌、遂州、傅、范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1.html

第七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木部作“柔弱生之徒,刚强死之徒”。皆“坚强”句在“柔弱”句下,疑老子古本如此。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 谦之案:“木◆則共”,御注、景福、邢玄、磻溪、楼正、高翿、柰卷、河上、王羲之、顾、范、彭、敦煌庚、辛诸本均同。诸王本作“兵”,道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2.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章评析

...在《道德经》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角度,而不是军事学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共找到847,9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