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道法自然)_道家_【文学360】

...贞观之治”时期国盛民富的局面。近代欧美国家经济文化繁荣也同不干预主义的自由经济政策存在密切关联。 三、“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 老子的思想中有平等观念。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意是说天地大慈大悲不存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4.html

第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守弱篇“为天下牝,故能神不死。”自然篇“天下有始,莫知其理,惟圣人能知所以,非雌非雄,非牡非牝,生而不死。”(卷八,十六轸)江永曰“牝”,毗履切。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按“牝”从匕得声,而今音为毗忍切,此后世方音之转,犹“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2.html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气化三清_《封神演义》

...古云‘先师次长。’虽然吾掌此教,况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侯大师兄来,自有道理。”说话未了,只听得半空中一派仙乐之声,异香缥缈,板角青牛上坐一圣人;有玄都大法师牵住此牛,飘飘落下来。元始天尊率领众门人前来迎接。怎见得,有诗为证 不二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702.html

辞世的解释_辞世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去世、死亡。 唐.韓愈.祭虞部張員外文「倏忽逮今,二十餘歲,存皆衰白,半亦辭世。」 紅樓夢.第十三回「人已辭世,哭也無益。且商議如何料理要緊!」 隱居。 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託跡黃老,辭世卻粒。」...

http://hanwen360.com/c/257040.html

第七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严可均曰“知此两者”,河上、王弼无“知”字。“孰知其故”,此句下各本有“是以圣人犹难之”。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三本均作“知此两者”,敦煌庚、壬二本作“常知此两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9.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_道家_【文学360】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的全部道家神仙方术。这些大多数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5.html

标点符号的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_【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标点符号的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http://wenxue360.com/changshi/archives/36.html

第十四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庄子知北游篇‘抟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抟’。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作‘揗’。说文‘揗,摩也。’礼记内则‘循其首’,亦借‘循’为‘揗’。此作‘抟’者,亦借为‘揗’。”谦之案易、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第二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 严可均曰“为天下蹊”,各本作“溪”。释文“溪,或作溪。” 罗振玉曰景福本亦作“溪”,景龙本作“蹊”,敦煌本作“奚”,下并同。 谦之案作“奚”是也。庄子天下篇、淮南道应训引作“溪”,此或后人以老子误字改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4.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评析

...有的学者在研究本章时这样写道老子经常讲退守、柔顺、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他的手法。他对待起来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气,是敢于动刀杀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来吓唬人没有用,所以才说出一句真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有些人为了掩盖老子敌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