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评析

...吸取了老子的这一观点。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老子不同,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_道家_【文学360】

...一无是处。如代表儒家的孔孟伦理学说,代表道家的老庄自然思想,尤其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不值一顾。 从表面看来,这种思想的反动,并非完全不对。例如老子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等等告诫,便是铁证如山,不可否认。而且由秦汉以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2.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评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章评析

...在世界上,‘柔弱胜刚强’。老子对于压迫者的炽烈仇恨,对于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真挚同情,对及对于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社会政治制度必然崩溃的深刻信念——这些都是老子社会伦理学说中的主要特点。”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抨击当政的暴君...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5.html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他本,聊举一二,以见古石刻之可贵也。武亿曰:分老子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亦古本相彷。 后陆放翁题跋云:“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今此本已久离析。”然则宋已失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6.html

鲁迅各个时期的思想特征_【鲁迅全集】

...少年时期 第一,勤奋好学,热爱知识。鲁迅从童年起就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特别喜欢读书、看画、作画。非常注重实践,用从实践中得来的新结论去补充原来书本上知识的不足。 第二,对封建传统思想、封建教育的强烈批判精神。如:鲁迅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88.html

老子他说》在线阅读-作者: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全集-作者:南怀瑾 《老子他说》前言 由老子到孙子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黄老的内涵 拨乱反正的趣谈 太上老君老子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 半壁江山一纸书 老子吃瘪 曾国藩屠羊说 王阳明曾国藩 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 阴柔不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2.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以言,无曲学以阿世”。一个读书人,不可在学问上、思想上、文化上将就别人,附和别人,为了某种私利拐弯抹角,那就不对了,儒家非常重视读书人这一点的基本人格。“唯”“阿”实质内容并不一样,但是表面上不易分别。 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我们带着尖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道家学派简介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在庄子前或同时,有杨朱的“全性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8.html

老子新说_道家_【文学360】

...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1.html

共找到264,7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