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颅,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明三脉交会。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齿痛,面肿,鼻鼽衄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由肋间神经分布,由肋间血管与腹壁上、下动脉营养。 〖主治疾病〗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 〖穴义〗胃经经水在此满溢。 〖名解〗承,受也。满,满盛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
...味.盖为饮酒时.食冷物太过.郁其毒于胃中.吐而烦躁不宁者设也.非酒家常用之药.昧者不知.但遇饮酒致病.必曰解酲汤最效.殊失立方本旨.盖葛花、葛根.乃阳明经轻扬之药.酒客恶心懊 .头痛如破.乃毒在阳明经.用此药顺其性而扬之.使毒从毫毛而出.非...
...气户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和胸肩峰动、静脉分支,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血,呃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
...指压的刺激过强所致,只要停止指压,让病人平卧(头部稍低)片刻即可恢复。如经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恢复的,可指压水沟、合谷、足三里等穴。 【按语】 本疗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痛症,如内脏和身体的某些部位因机能失调而引起的急性头痛、胸痛、腹痛,以及颈、肩...
...缺盆穴 (ST12)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直刺或斜刺...
...外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一说在“外踝上六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肌支。主治头项痛,胸胁痛,腿痛,脚气,下肢麻痹,胆囊炎,肝炎,...
...玉枕,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一说在脑户穴旁开1.5寸处(《循经考穴编》)。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塞,癫痫等。沿皮...
...阴廉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有闭孔神经的前支,并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外阴搔痒,股...
...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名解】 1)足通谷。通,通道、通行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中间的空旷之处也。足通谷名意指膀光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一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二为至阴穴上传于此的天部湿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