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经迟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凡寒者,经必后期而至。然何以寒?亦惟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谓寒也。至若阴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内而伤,或至逆,或为疼痛,是又寒滞之证,非寒经迟之谓也,当详辩之。凡阳气不足,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

http://qihuangzhishu.com/124/260.htm

高能物理的解释_高能物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又称“粒子物理”。研究具有1亿电子伏特以上能量的粒子的性质、结构、彼此间相互作用及其转化的物理学分支学科。是当代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http://hanwen360.com/c/74399.html

箭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歌】箭毛孔射出血,心火炽迫乱行,桃花散用凉水敷,再涂金墨即能停。【注】此证一名肌衄,由心肺火盛,逼从毛孔中射出如箭。宜服凉血地黄汤,外用桃花散,以凉水调敷;或用金墨研末,醋调凉涂,其即止。方剂:凉血地黄汤组成:生地(三钱)黄连...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892.htm

综合科的解释_综合科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也称“综合学科”。以特定的问题或事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所形成的学科。如环境科学、城市、老年学等。...

http://hanwen360.com/c/74780.html

脾不统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经运行,若脾阳虚弱,不能摄,则不循经。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的病症,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见舌淡,脉以及脾虚症状的,常用“补脾摄”、“引归脾”的方法治疗。...

http://qihuangzhishu.com/109/810.htm

中医体质研究谈_【中医宝典】

...目前在中医学术界,关于对“体质”的研究有“人体体质”与“中医体质”的两种提法,这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其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强调“体质”在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将两者的称谓暂且合称为“医学体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6.html

中医眼科在中医学中的地位_《中医眼科》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眼为视觉器官。人类感知外界环境各种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的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故眼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中医眼科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防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防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

http://qihuangzhishu.com/82/2.htm

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通治溺,益母草捣汁一升,服效。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研。每用三钱,豆豉煎汤下效。治血淋,琥珀研,以灯心、薄荷煎汤下二钱。脾虚不能摄,久而滑脱,妙香散去桔梗、麝,加 龙骨、益智仁。...

http://qihuangzhishu.com/592/324.htm

论治_《类证治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通治溺,益母草捣汁一升,服效。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研。每用三钱,豆豉煎汤下效。治血淋,琥珀研,以灯心、薄荷煎汤下二钱。脾虚不能摄,久而滑脱,妙香散去桔梗、麝,加 龙骨、益智仁。附方〔化源〕六味汤 见一卷中风。〔阴虚〕生脉散 见一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zhengzhicai/592-19-8.html

同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变化而赤为。”《灵枢·营卫生会》:“故夺者无汗,夺汗者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亡家不可发汗。”大汗则津泄,故对失血、血虚者不宜发汗。临床所见大汗、大吐、或大泻等津液耗伤者,往往相继表现出心悸气短,脉无力,面白舌淡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56.htm

共找到163,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