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血痹虚劳病脉证第六_金匮要略

...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右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 桂枝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8.html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按其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0.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按其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0.htm

中药忌口有讲究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中药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57.html

浅析金匮要略建中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甘温建中,缓急止痛。 证 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论述阴阳两虚,虚劳里急的证。若阴平阳秘,则百病不生。脾虚心失所养致心悸;脾不统血致衄血;脾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69.html

服中药的禁忌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后对人体健康不利。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fuzhongyaodejinji.html

续记_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阴挺之形.突出如瓜.而此为象形之.患此者.令其如法服药敷药之外.又以此物代饭.其效当必更远.观察曰善.请附于前着之后.以补千古之阙.析一时之疑.洵大方便之一事.胃气下泄.(不从大便为失气.而从前)阴吹(出)而正喧.(谓其连续不绝.喧然存声...

http://qihuangzhishu.com/676/35.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4.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4.htm

体现辨证论治的灵活性——金匮要略中的“同病异”与“异病同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或相同的证候表现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异病同治”一词内经无明确的文字表述,但与“同病异”相对已体现了这种治疗思想,尤其是金匮要略在辨证治疗方法和具体方药的运用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595.html

共找到559,8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