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土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据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治法开郁逐痰,健胃通气,则心地光明,呆景尽散也。方用洗心汤∶人参(一两) 茯神(一两) 半夏(五钱) 陈皮(三钱) 神曲(三钱) 甘草(一钱) 附子(一钱) 菖蒲(...
...《回生集》内消瘰秘传经验方未溃者。内消。已溃者。亦愈。外贴太乙膏收口而愈。夏枯草(八两) 元参(五两) 青盐(五两,火 过) 海藻(一钱) 天花粉 生地(酒洗) 川大黄(酒蒸) 贝母 海粉 白蔹 薄荷叶 连翘 桔梗 当归(酒洗) 枳壳(麦...
...乃养成其毒而不可解。然则治之法,又何必治火哉,壮水以治火,则毒瓦斯自消。方用清肠饮∶金银花(三两) 当归(二两) 地榆(一两) 麦冬(一两) 元参(一两) 生甘草(三钱)薏仁(五钱) 黄芩(二钱) 水煎服。一剂而痛少止,二剂而足可伸,再二剂...
...陈槱,南宋绍熙年间书法家,陈几之孙,长乐(今属广东)人。生平事迹不详。 《负暄野录》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旧本题陈槱撰,不著时代,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是书上卷论石刻者五则,其前汉无碑及古碑毁坏两说,未经人道。言篆法一则,谓作篆仍...
...入心;疔生唇面,红线由唇面而至喉。如见此红线之丝,在其红线尽处,用针刺出毒血,则免毒攻心。若现白线之丝,则不必刺也。治法总以消毒泻火为主。世人戒用官料之药,此不知医之语,毒非药安除哉。方用拔疔散∶紫花地丁(一两) 甘菊花(一两) 水煎服。一...
...《开元释教录》,略称《开元录》,二十卷,唐代释智昇撰。智昇生平事迹不甚详明。他精通律学,擅长文史。曾于唐玄宗开元中,住长安西崇福寺。开元十八年(730)撰成了《开元释教录》,此外还撰有《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即前录中《有译有本录》的简目)...
...迫,小肠有阳无阴,何能传化乎。小肠既不能传化,膀胱何肯代小肠以传化耶。况心肾之气,既不入于小肠,亦何能入于膀胱,以传化夫水哉。治法泻心中之火,兼利其膀胱,则心肾气通,小便亦通矣。方用凉心利水汤∶麦冬(一两) 茯神(五钱) 莲子心(一钱) ...
...海藻、菘菜。(《外台》卷二十三)又方连翘 土瓜根 龙胆草 苦参 黄连 栝蒌 芍药 常山皮(各一两) 头骨(一枚,炙)上九味,捣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三。忌猪肉、冷水。(《外台》卷二十三)又方连翘(六分) 土瓜根(四分) 龙胆草(五分) 黄连(...
...而小肠难泻也。虽然,得其法又何不可泻哉。盖大肠可泻其火从糟粕而出,小肠可泻其火从溲溺而泄也。方用泄毒至神汤∶金银花(三两) 茯苓(一两) 薏仁(一两) 生甘草(三钱) 车前子(三钱)刘寄奴(三钱) 泽泻(三钱) 肉桂(一分) 水煎服。一剂而...
...综合性医书。六卷(一作十二卷)。清·喻昌撰于1658年。本书结合临床病证,正面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即所谓“法”),并明确指出一般医生在辨证治疗上易犯之错误,提示禁例(即所谓“律”),故以“法律”为其书名。卷一阐发四诊之法律和《内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