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洪军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泡脚也需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带有血块。治宜调和气血,化瘀止痛。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本”,因此...
...相对男性朋友来说,女性朋友无论是在体力还是在耐力方面都是差些的。许多病痛对女性来说总是如影随形,痛经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科学的护理工作是具有缓解的效果的。如何科学的缓解痛经患者的疼痛现象。 女性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经期腰痛、腹痛...
...妇女由于经、带、胎、产的特殊生理现象,易于导致病邪的侵害而发生痛经。所以素日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痛经的有效措施。 (1)学习掌握月经卫生知识:月经的来临,是女子进入青春期的标志,然而有些女青年由于对月经出血现象缺乏了解,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药膳,是中医中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饮食疗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是为了治疗、强身或抗衰老的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物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具有色、香、味、形的一种保健食品。药膳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效...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常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 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又称为功能性痛经,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方,供选用。 白药填脐法: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处,每日2~3次...
...(一)发病原因 年龄是痛经发生中的重要因素。在月经初潮的最初几个月,发生痛经极少,随后发生率迅速升高,16~18岁时达到顶峰(82%),30~35岁以后逐渐下降,在生育年龄中期稳定在40%左右,以后更低,50岁时维持在20%。性生活的开始...
...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 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
...冬令进补是中医学治疗虚弱病症的一种重要调治方法,使用时可首选药膳。药膳是将药补和食补按照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融为一体,使其互相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菜肴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实确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可大胆配膳,如枸杞、银耳、附子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