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痘疹论_《张氏医通》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在胎时。食母五脏血秽。生后其毒当出。故痘疹所发。皆五脏之液。肝水泡。其色青小。肺脓泡。色白而大。心为斑。其色赤小。脾为疹。其色赤黄。疮疹欲出。五脏证具。惟肾无候。但耳凉尻冷是也。疮疹出时。辨视轻重。一发便出尽者。必重也。疮夹疹者。半轻...

http://qihuangzhishu.com/495/275.htm

《薛氏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管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16.htm

《薛氏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管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90.htm

痘疹_《审视瑶函》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害眼.多因胎毒.或前或后.积热蕴深.或余毒攻侵.自脏达外.致成星翳膜朦.宜分虚实.但以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致于热.解毒不致于凉.俟靥后治之.虽有目翳.切不可用点药.只宜活血解毒.俟五脏平和.翳当自去.若误点药.则非徒无益.而反害之.即...

http://qihuangzhishu.com/662/73.htm

痘疹屡验绝妙_《寿世保元》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治小儿面青身冷。默默不语。用灯火遍身手足按穴爆之。立醒。一论小儿伤寒。头痛壮热。恶寒咳嗽。鼻塞声重。痘疹欲出。发搐惊风喘嗽。手足搐搦等症。宜服人参败毒散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桔梗 白茯苓 枳壳 川芎 薄荷叶 人参 甘草上锉。姜、葱煎服...

http://qihuangzhishu.com/572/223.htm

痘疹发微_《肯堂医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得而免。伤寒则既病之后,不能保其不再病;而痘疹一出之后,永不复出。如此,则所谓胎毒者,是也。然食秽之于欲火,自有男女以来即有之,何此不见于汉以前,而特于建武以后始有之,岂建武以前独无胎毒耶?曰∶痘疹之症,其始也,未有不本于胎毒;而其既也,...

http://qihuangzhishu.com/284/3.htm

痘疹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芎归汤:(十五)亦名活血散。大能养营起痘。当归(倍用) 川芎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红花汤调服。活血散:(十六) 治痘疹血虚血热,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腹痛。白芍药(酒炒)上为末。每服一匙,糯米汤调下,或荔枝汤亦可。此汤对四君子汤加归、 ,名参归...

http://qihuangzhishu.com/124/608.htm

中医儿科望诊极为重要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主脾湿呕吐,现黑色多为反复抽搐之慢惊风。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还根据色泽的荣夭,对疾病的新旧、预后作出了判断。根据脉色相生、相克的原理推断疾病的预后。可以说,该要诀准确而详尽地阐述了中医望诊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指导临床价值,值得反复研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03.html

活血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外科启玄》活血散 《症因脉治》活血散 《痘疹传心录》活血散 《痘疹心法》活血散 《明医杂着》活血散 《杨氏家藏方》活血散 《得效》活血散 《仁术便览》活血散 《明目至宝》活血散 《目经大成》活血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oxuesan.html

吴谦与《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也颇有研究,在《医宗金鉴》中列为全书之首的《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二书,就是由吴谦亲自增减编撰的。 【学术成就】 《医宗金鉴》是一套综合性的医书,其对针灸的阐述和发挥主要集中于《刺灸心法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1.html

共找到9,8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