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后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咽后即喉之一种,又名“里喉”。 【咽后】 喉之一种,又名“里喉”。即生于咽后壁的脓肿,多因风热结毒壅盛化脓所致。其症状为咽后壁脓肿突起,焮红热痛,吞咽困难。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49.html

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悬指生于会阴部位的。 【悬】 指生于会阴部位的,又名“海底”。多因情志郁结,三阴亏损,湿热壅滞而发。此处组织疏松,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愈合而形成疮漏。指生于上颚部位的,如紫色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内出血,时发寒热。多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29.html

卷下·腹内论_《医学源流论》

...可不辨明真碓,知非己责,即勿施治,毋至临危束手,而后委他人也。腹内之有数症,有肺痈,有肝,有胃脘,有小肠,有大肠,有膀胱。惟肺痈咳吐腥痰,人犹易辨,余者或以为痞结,或以为瘀血,或以为寒痰,或以为食积,医药杂投,及至成脓,治已无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77.html

颜面部疖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颜面部疖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西医治疗 面部疖的治疗应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在炎症早期,无显着全身症状时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同时选择必要的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宜保守,避免损伤,严禁挤压、挑刺、热敷或用石碳酸(酚)、硝酸银烧灼,以防感染扩散。唇还应限制唇部活动,如语言...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YanMianBuJieYong267180.htm

辨耳耳菌虚实论_《疡科心得集》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耳者,肾所开窍,又属少阳胆三焦经脉所会之处。为为疡,不外乎诸经火逆所致。然有虚火,有实火,不可不辨也。如风温袭阻,初起必寒热往来,头痛,耳中肿胀,脉弦硬数,似乎疟状,用牛蒡、荆芥、薄荷、夏枯草、丹皮、山栀,或小柴胡汤,如得汗邪彻,则...

http://qihuangzhishu.com/731/39.htm

部_《外科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肺痈肺痈肺热复伤风,肺脏生隐痛胸,状若伤寒燥咳甚,稠浊痰涎腥臭脓。未溃射干麻黄汗,壅不得卧葶苈攻,溃后脓稠能食吉,脓清兼血不食凶。【注】此证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以致胸内中府穴隐隐疼痛,振寒脉数,状类伤寒,咽燥不渴,咳而喘满,...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xinfayaojue/629-13-4.html

的解释_臊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丟臉、失面子。 輕薄、占便宜。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 三俠五義.第一○四回:「欺負他是個孤行的婦女,也不過是臊打哈哈兒,並無誠心要把他怎麼樣。」...

http://hanwen360.com/c/223444.html

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腋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属阳证。 【腋】 指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属阳证。多因肝脾血热或心与心包两经风热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红肿疼痛,肿处坚硬难消,伴有寒热,如已变软则已成脓。如初起皮色不变,漫肿坚硬,肿势缓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9.html

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肠汤牡丹 甘草 败酱 生姜 茯苓(各二两) 桔梗 薏苡仁 麦门冬(各三两) 丹参 芍药(各四两) 生地黄(五两)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又方 薏苡仁一升 牡丹 桃仁(各三两) 瓜瓣(二升)上四味...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changyongtang.html

共找到50,5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