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著作。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一说成于汉代)。本书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后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
...药学著作。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一说成于汉代)。本书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后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
...善本。吾姻友萧北承孝廉,精于医,始聚群籍校正其书,殚精二十年,以成此本。余受而读之,盖合《灵枢》、《素问》纂为一书,编次卷目,皆有不同,反复以观,然后知《内经》十八卷之自有真,后人援他书以窜乱《素问》者固非,而据一二浅短之文,疑《灵枢》之出于...
...是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工笔彩色画,这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图中彩色描绘了不同年岁的男女体操动作40多个,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图上男女数量大致各半。《导引图》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它使古代文献中散失不全的多种导引与健身运动...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 《...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于1853年。全书载证治杂论十四篇,多从病证误治分析,辨论明确,颇能举一反三。对不究病因、不问病状,概以平稳方药治疗的态度尤为反对。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现存1853年作者自刻本等多种版本。...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于1853年。全书载证治杂论十四篇,多从病证误治分析,辨论明确,颇能举一反三。对不究病因、不问病状,概以平稳方药治疗的态度尤为反对。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现存1853年作者自刻本等多种版本。...
...痢疾专着。一卷。清·唐容川撰。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专门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治法及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即将治痢常用方剂17首编成七言歌诀,并加注以说明其主治、方义。现存清末石印本...
...痢疾专着。一卷。清·唐容川撰。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专门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治法及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即将治痢常用方剂17首编成七言歌诀,并加注以说明其主治、方义。现存清末石印本...
...参考价值。卷6所载秋石一药的“阳炼法”、“阴炼法”,是人工提取较纯净的性激素的方法,是制药化学的一大成就参见《生理学年鉴》(1971)。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明代嘉靖刊本;清代有多种刊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六醴斋医书本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