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方叔书》苏轼 轼顿首方叔先辈足下。 屡获来教,因循不一裁答,悚息不已。 比日履兹秋暑,起居佳胜。 录示《子骏行状》及数诗,辞意整暇,有加于前,得之极喜慰。 累书见责以不相荐引,读之甚愧。 然其说不可不尽。 君子之知人,务相勉于道,不...
...劳神赤涩心家损,恚怨多伤肝气衰,寒暑不调伤脏腑,色欲无时致肾虚,饥饱不匀伤脾胃,风邪触犯可推详,肠中热结缘何故,解热须将虚实量,盛时眼内热火煎,热时白翳眼中连,衰时眼泪频频下,迎风泪下又头旋。...
...劳神赤涩心家损,恚怨多伤肝气衰,寒暑不调伤脏腑,色欲无时致肾虚,饥饱不匀伤脾胃,风邪触犯可推详,肠中热结缘何故,解热须将虚实量,盛时眼内热火煎,热时白翳眼中连,衰时眼泪频频下,迎风泪下又头旋。...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 ~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 ◎清·金农《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诗...
...《苏轼集》补遗·庄子解一首 《广成子解》苏轼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故往见之。 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 敢问至道之精。 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道固有是也。...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苏轼 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 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 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 不思而对曰:...
...苏轼词选(48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敢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易论》苏轼 《易》者,卜筮之书也。 挟策布卦,以分阴阳而明吉凶,此日者之事,而非圣人之道也。 圣人之道,存乎其爻之辞,而不在其数。 数非圣人之所尽心也,然《易》始于八卦,至于六十四,此其为书,未离乎用数也。 而世之人皆耻其言《易》之数,...
...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