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书中记载的“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及十幅“流注图”是徐凤根据金代何若愚撰,阎明广注的《子午流注针经》改编而成的。徐氏纳甲法是根据日、时干支来推算开穴的,推算开穴的顺序是:以日干定值日经开井穴,再依次按时干所属脏腑、经络开取荥、输...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
...尻臀下横文中.)以上诸穴.皆根据铜人经次第而编.明堂上下经有穴而铜人不载.亦或附入.惟有其穴而无其名者.无虑数十穴不编.当各根据本经所说而针灸之.不可泥此经之无穴名而不针灸也.扁鹊灸鬼邪凡十三穴.与铜人明堂同.而其名却异.故不编入.许希针经...
...,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胸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中风痰咳,肘挛,寒热惊痫:列缺。手腕无力:列缺。 《铜人》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三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明堂》针三分,日灸七壮至七七壮。 按摩方法 (1)按法:用拇指指端按在列缺...
...针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一卷。宋·庄绰撰。1128年刊行。作者以膏肓穴于人体病理关系至重,故此书专门介绍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并附有插图。参见《针灸四书》条。...
...针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一卷。宋·庄绰撰。1128年刊行。作者以膏肓穴于人体病理关系至重,故此书专门介绍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并附有插图。参见《针灸四书》条。...
...阴都穴(KI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抄本)、《脉法》、《阴阳脉死侯》等四种,江陵张家山汉简《脉书》为马王堆古医书后三种之合,皆与经络、经脉等针灸基础理论有着密切关系。马王堆古医书还有《五十二病方》,这些古医书皆只有灸法,而无...
...。最早记录经络的书籍是战国的《十一脉灸经图》和《黄帝内经》。其后有晋代的《针灸甲乙经》、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的《十四经发挥》和明代的《针灸大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外连部分...
...大椎,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主治发热,疟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