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搏动无根、往来艰涩之脉象,系胃气败亡之征。《素问·通评虚实论》:“肠澼之属,身不热……滑大者曰生,悬者曰死,以脏期之。”张志聪注:“悬者阳明之生气已脱,故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5.htm

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即寒药治热证。 【寒】 寒能去热,如黄连、黄芩之类。即寒药治热证。例如表里火热俱盛,大热烦躁,甚则发狂,干呕,小便赤色,吐血,鼻出血,发斑,及疮疡疔毒等实热证,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057.html

制备中药贴膜应注意的问题_【中医宝典】

...中药贴膜是将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即中药提取物与成膜材料混合制成薄膜,再附以背衬材料制成的。它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从而避免了口服、注射给药引起的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减少了峰谷时的毒副反应,其次贴膜的有效成分经皮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382.html

法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固法是通过收敛固,控制气血津精滑脱的一种治法,又称法。1.适用范围(1)固表敛汗法适用于表虚不固的多汗证,无论自汗、盗汗,皆可固表敛汗。(2)肠止泻法适用于脾阳虚弱或脾肾阳衰,以致久泻(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的病证。(3)涩精...

http://qihuangzhishu.com/76/50.htm

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升是有升提作用的药物。 【升】 升可去降,如升麻、柴胡之类。升是有升提作用的药物,降是气虚下陷的病证,当用升提药治疗。例如因气虚而患脱肛或子宫下垂,可用“补中益气汤”(黄耆、甘草、党参、当归、橘皮、白朮、升麻、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07.html

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通为通利留滞之证的方剂。 【通】 通可去滞,如通草,防己之类。通是通利,滞是留滞之证。如产后气血壅盛,乳汁不下,宜通草、漏芦等药以通窍下乳。又加湿痹由于湿邪留滞,四肢缓弱,皮肤不仁,天阴雨时身体沉重酸痛,宜防已、威灵仙等药去留滞的湿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4.html

脉(阴)_《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体象 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主病 为血少,亦主精伤。寸心痛,或为怔忡。关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遗淋,血痢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兼脉 而坚大,为有实热。而虚软,虚火炎灼。【按】者,不流利、...

http://qihuangzhishu.com/801/56.htm

湿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湿是具有滋润津血作用的药物。 【湿】 湿可去枯。如麦门冬、地黄之类。湿是滋润,枯是津血枯燥。例如秋季气候炎热干燥,肺受燥热,咳嗽无痰而胁痛,口舌干燥,舌红无苔,可用“清燥救肺汤”(麦冬、甘草、桑叶、石膏、黑芝麻、党参、杏仁、阿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09.html

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宣即散郁塞病症的方剂。 【宣】 宣可去壅,加生姜、橘皮之类。宣是散的意思,壅是郁塞的病。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可用“二陈汤”(陈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利气散郁。如果是胃有痰饮,还可以用“瓜蒂散”等吐法,也是宣的另一种方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53.html

中药制剂--浸膏_中药制剂_【中医宝典】

...浸膏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全部溶媒,浓缩成稠膏状或块、粉状的浸出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每1g浸膏相当于原药材2~5g 。含有生物碱或含有确定的可以提出有效成分的浸膏,皆需经过含量测定后用稀释剂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77.html

共找到72,6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