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丹瘤肿毒宜 渍之,肿皮光软则针开之,以泄其治疮之手法,迨不过此,而各有所宜。故《圣惠方》论曰∶认是疽疮,便宜灸之一、二百壮,如绿豆许,大灸后觉似 痛,经一宿,乃是火气下彻,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
...出针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一)出针方法: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
...针禁忌法∶大寒无刺。(《素问》云∶天寒无刺,天温无疑。) 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 月郭空无治。 新内无刺。 已刺无内。 大怒无刺。 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 已刺无劳。 大醉无刺。 已刺无醉。 大饱无刺。 已刺无饱。 大饥无刺。 已刺无饥。...
...是穴也。左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坐,当伸两臂,令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即胛骨覆其穴,灸之无验。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论曰∶昔在和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膏之上、肩之下,针药不能及,即此穴是也。人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
...作者:吴谦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42年 卷一 九针原始歌 九针式图并九针主治法歌 行针次第手法歌 行针分寸法歌 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原刺浅深歌 五脏井荥俞经合歌 六腑井荥俞原经合歌 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 肺经表里原络穴主治歌 大肠经表里原...
...白肉际,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骨是,灸百壮,治黄胆。太冲穴,针灸随便,治马黄温疫等病。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各灸三壮,主热病恶寒舌上黄,头痛汗不出,又灸黄胆法,在脐两旁各一寸半,各灸五壮,出普济...
...泻。“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因为阳气生于外,所以补法要使阳气入内;阴气生于内,因此泻法要使阴气外出。营卫气血说是补泻的理论基础,“百病所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
...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壮.咒曰、癣中虫.毛戎戎.若欲治.待日中.(千)又法、八月八日日出时.令病患正当东向户长跪.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宛宛中.灸、两火俱下.各三壮.若七壮.十日愈.千金翼曰、 疮疥癣.皆有诸虫.三年不瘥.便为...
...凡着火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 灰火中煨热,拍破热慰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
...更换艾炷,再行灸治,根据病情反复进行,直到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散寒,温中健脾,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