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著作。五卷。清·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1831年。 序(一) 自记 序(二) 重刻外科证治弁言 凡例 卷一 痈疽证治统论 痈疽部位名记 胃气论 论肿 论溃 论敛 论痛 论痒 五善歌 七恶歌 饮食宜忌论 阳痈证治则例 阴疽证治则例 烂溃...
...。捣筛。又以熟蜜丸。冷盐汤吞下二十丸如梧子。永除。又法。用煎乌头蜜汁。以桂枝汤五合解之。饮三合。不知加五合。其知者如醉。以为中病。寒疝腹中痛。逆泠手足不仁。按乌头煎证。寒气专盛于里。此条证。表里俱寒壅。是所以有须于桂枝。灸刺诸药不能治。是言...
...腰背痛,四肢重,虚极者,大牛角 散。《本经》云∶牛角 下瘀血闭血。女人带下血崩,燔之酒服。寇宗 疏云∶烧灰,主妇人血崩便血血利。虚人以独参汤,保元汤送下。崩中去血不断,用角腮鹿茸散。崩中赤白,或如豆汁,伏龙肝汤。《医通》治崩漏过多,补泻不应者,...
...恙经半载,脉证合参,究属质亏烦劳,以致坎离不交,水火失济,五液内涸,虚阳不藏。误服苦寒,重伐胃气,诸证蜂生,纠缠不已。揆之古训,以虚能受补者可治,虚火可补,参之类,实火可泻,芩连之类。劳伤之火,虚乎实乎,泻之可乎。赵氏谓阴虚之火,如盏中油...
...治小儿重舌 用黄柏末和苦竹沥,点舌上。又方 用乱发烧灰为末,敷舌上。又方 用乌贼鱼骨烧灰和鸡子黄敷之。又方 用针刺去恶血即愈。又方 用蒲黄涂之亦瘥。治小儿舌肿塞口欲满者 用紫雪一分,竹沥半合,研匀,频置口中,以尽为度。治儿初生,舌下有膜,...
...。并宜二陈汤。加杏仁五味人参各半钱。重饮水一二口而暂止者。热嗽也。呷热汤而暂停者。冷嗽也。治热嗽以小柴胡汤。加五味。冷嗽理中汤。加五味。皆已试之验。此出医余。诸嗽皆可佐以应梦观音散。而加喘者。以此于食前。吞下养正丹。壅嗽声重痰稠。或咳有血。...
...通用三十七。)□龈肿出血,疼痛臭秽,恶寒恶热,此皆肠胃湿热为患;兼风则开口呷风更痛;积热则臭秽难胃血受伤,用此方固佳;若恶寒喜热胃气受伤,必用补中益气汤。外俱搽珍珠散。附方(存验。)胡黄连(五分) 胆矾 儿茶(各一分)上共研细末搽之,治牙龈...
...烦闷。及心虚惊悸。安定精神。盖以其质重。亦能镇缒。此方所取。正在于此。圣惠。治虚劳烦热。不得眠卧。黄芩散。于本方。去芎 。加黄芩。羚羊角屑。五劳虚极。羸瘦腹满。按此条证。即后世所谓劳瘵也。据程注。五劳虚极一句。是一章题目。羸瘦腹满。不能饮食...
...某种病证的特异治疗方药。在中医古籍中,不乏此类方药的记述,如白头翁汤治痢疾、茵陈蒿汤治瘟黄、普济消毒饮子治大头瘟、截疟七宝饮治疟疾等等,其特点是针对性强,疗效显著。其实专病专药的疗法与辨证论治并不矛盾,两者会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崩漏带下食疗方 1、治贫血、崩漏、月经过多:黑木耳20克,红枣30枚,红糖20克,煮熟服食,每日1次。 2、向日葵蒂盘一个,焙成炭研末,黄酒送服3克,一日三次,治崩漏,产后血晕。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