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停止接触毒物。 ②促进毒物的排泄,可输液,应用解毒药物,必要时予以透析治疗。凡分子量小,与蛋白结合少,在体内分布均匀者,可通过血液透析排出。凡与蛋白结合率高者腹膜透析效果好。应慎用血浆置换疗法。 ③对症治疗。 ④根据肾损害的类型采取措施...
...由于病因不明确,病因学说较近多。近年来的研究支持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有多种免疫学理论。其他的病因包括中毒,微量元素、氨基酸代谢障碍,病毒感染。部分病例有遗传特征。关岛地区发病率高出世界其他地区50~100倍,但未探明环境毒物,饮食结构异常的...
...急性吸入中毒患儿应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吸氧、保暖,并采取对症治疗。对于口服中毒者,若食入少量,不需催吐和洗胃。误服大量时,应在作了有套管的气管插管后进行洗胃。婴幼儿不宜催吐和洗胃,以免吸入毒物而致肺炎,必要时用细胃管小心抽吸。年长儿进行...
...神志不清。严重时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脱水、电解质紊乱,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2)可引起药疹:皮肤灼痛、红斑、压之褪色,有触痛。 【治疗与解救】 (1)中毒后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并给予药用炭口服,吸附未被吸收的毒物。 (2)静脉输液,...
...慢性中毒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条件下,长期反复进入机体所引起的机体在生理、生化及病理学方面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的中毒状态或疾病状态。...
...止泻药的作用机理为: ①通过增强胃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胃肠蠕动,使粪便干燥而止泻,常用的药物为阿片制剂、盐酸苯乙乙哌啶和易蒙停等; ②通过吸附或收敛作用,阻止肠内的异常发酵,减少毒物在肠内的吸收及对肠粘膜的刺激,或直接保护肠粘膜,减少渗出而...
...灌入牛奶、蛋清、橄榄油或其他食用油以中和毒物。同时给镇静止痛药物及大量维生素C,必要时输液、输血、注意保暖、抗休克、及肝、肾功、水电解质的平衡。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激素预防感染及瘢痕狭窄。如情况允许,鼓励病人经口饮用高蛋白,高热量的无菌流食。对...
...呕吐物或清洗液中可测到相应的毒物便可以诊断。...
...ld100)、无作用剂量(noel)等。其中,最常用的表示农药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是致死中量(ld50)。 致死中量(ld50)是指在给定时间内,使一组试验动物的50%发生死亡的毒物剂量。 致死中浓度(lc50)是指在给定时间内,使一组试验动物...
...诊断困难。(2)解毒药物剂量不易控制,毒副作用较小。常造成患儿惊厥、胃内出血、高钠血症、呕吐后误吸等。本法针对于以上难点采用中药煎剂经胃管注入,中和、清洗毒物,弥补了常规洗胃法的不足。广大医护人员往往认为“中医不治急症”,在面对急性中毒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