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人生礼仪与医药文化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随着历史发展,日益丰富,科学成分也更充实。七夕在汉代有登楼晒衣之俗,后来增添了乞寿等内容,《风俗通义》记载:“八月一日是六神日,以露水调朱砂蘸小指,宜点灸去百病。”中秋节包含具有浪漫色彩医药民俗。《淮南子·览冥训》说,帝羿向西王母求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4.htm

明代药物学与方剂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形态。书中记载了大量少数民族医药经验。本书地方色彩浓郁,资料丰富,是研究云南地方药物和该地民族医学经验珍贵资料。2、食疗本草类以食品培补身体,抗御外邪侵袭是中医学一项重要内容。明代食疗类本草著作很多,以《食物本草》为题就有卢和、汪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5.html

论现代难治病中医文献特点与要素_【中医宝典】

...表现之一。 现代难治病文献时代性表现之二,是当代中医文献报道信息量增多及其内容随时代之蜕化。中医期刊在1950~1965年之初创时期仅《中医杂志》、《江西中医药》、《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等13种,如今据不完全统计已逾120种,文献资料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2.html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1423)和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 明代,朝鲜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8.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药物学丰富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本草学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医家用药,有所遵循,因而在药物学方面,有长足进步。三国时代,有不少医家,都对该书进行研究注释。加以发挥,并不断增入药物新品种,使本草学内容更加丰富。又经历两晋大约两个多世纪时间,不同经验积累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4.html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书目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文献目录,就是明末殷仲春藏书目录》。又名《藏目录》。 目录,是指一书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7.html

明代药物学与方剂学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依次记载性味、功效、主治、附方,个别药物还论及其生态与形态。书中记载了大量少数民族医药经验。本书地方色彩浓郁,资料丰富,是研究云南地方药物和该地民族医学经验珍贵资料。 2、食疗本草类 以食品培补身体,抗御外邪侵袭是中医学一项重要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2.html

中医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派。 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张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中藏经》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论点来分析疾病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 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4.html

《帛书五十二病方》十宗“最”_【中医宝典】

...饮之。须已囗”。从该治疽病方中,可以看出,不同发病部位选择相应药物用量,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学早期朴素“辨证施治”思想。 6.它记载了最早,也是最原始齿牙充填法,也可说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最早齿牙充填记录:“蟘蚀齿,以榆皮、白□、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42.html

藏医学说——西藏医学史上两大学派_【中医宝典】

...不断进行总结和整理。这些对西藏医学理论和实践各方面都有所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藏医药学。 北方派以讲,辩,著方式结合西藏北方地理、气候、生活方式等实际特征,对独具特点医治方法进行经验总结,著述医书疏解,创制新药方,甚至辨别药物等,发扬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7.html

共找到1,112,3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