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性室性心律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 ventricular tachycardia,BVT)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同一导联出现两种形态相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按顺序交替出现。...
...占全部心脏病死亡人数的40%~50%。猝死的病例中,有80%~90%的病人死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发室颤。其余10%~20%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和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电活动,但听不到心音,多为心脏破裂造成的)。因此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心脏性猝死几乎可以肯定是由室颤所致,而心理因素参与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A型行为类型作为一个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参与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TABP是否增加冠心病患者的猝死率则尚未证明。一旦器质性心脏病确立,则...
...产生室性自主节律的最常见原因:是由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逸搏连续出现3次以上,可称为室性节律。 室性节律心室率缓慢,每分钟35—40次。P波与QRS波群无关,或找不到P波。...
...发作而猝死,尸检仅为希-浦系统退行性变。 (二)发病机制 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室性心动过速中惟一具有明确折返环的室性心动过速。希氏束(至少其远端)、希-浦系统和心室肌是折返环的组成部分。束支间折返是心室内的大折返,可呈两类表现:一类是...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预激综合征。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
...(一)发病原因 常发生于洋地黄中毒,尤其易发生于严重心肌病变及较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脏扩大等情况下。此外,也见于乌头碱中毒、金刚烷胺中毒、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偶见无明确心脏病者。 (二)发病机制 1.双源性室性激动 激动起源于左心室...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预防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根本措施。 2.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中毒,所以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掌握好适应证,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 (5)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但对TDP的疗效评价不一,张乾忠报道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 利多卡因200mg,8~10滴/min),治疗2例长Q-T间期伴TDP有效。段氏报道3例利多卡因治疗有效,并认为,一般...
...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常见于健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