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依次作ATⅢ、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肝素辅因子Ⅱ、t-PA以及PAI等的检查,结合临床作出进一步的诊断。 2.恶性肿瘤和血栓 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率为5%~15%,胰腺癌可达50%。主要由于肿瘤可使促凝活性增高,如因子Ⅱ、...
...纤维蛋白溶解酶类止血药物,能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如6—氨基己酸能与纤溶酶原激活物质产生竞争性抑制,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使纤维蛋白不易被相对应的酶所破坏,因而可延迟血块的溶解,也就是出血部位被纤维蛋白固定较牢固。常用6—氨基...
...DIC伴局部继发性纤溶 血浆内血浆素和其激活物质均降低,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 3.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他发泌尿感染,多为G-杆菌、G+球菌,也可有厌氧菌及霉菌感染。 4.肾功能衰竭 FHF时肾功能异常达70%,急性肾小管...
...神经系统并发症 颅内出血是白血病患者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AML多见于M4M5型。 7.皮肤损害 白血病并发皮肤损害较为常见,可分为特异皮肤损害(多与白血病皮肤浸润有关)和非特异性皮肤损害。特异性皮损表现为...
...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等。 10.消化系统并发症 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微血管低氧区仍持续存在,低氧区激发和增强免疫反应,进而增加氧需求和氧摄取能力降低,引起低氧血症加重。由于肠黏膜组织脆弱,对缺氧耐受极差,容易遭受低灌注损伤。可出现肠功能衰竭...
...血红蛋白分子与氧的亲和力增高或降低,致运输氧功能改变。如引起Hb与氧亲和力增高,输送给组织的氧量减少,导致红细胞增多症;如引起Hb与氧亲和力降低,则使动脉血的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者可引起紫绀症状。(2)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基础: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
...为侵袭型阿米巴病的病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为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 极少数情况下,肝脓肿可穿入心包、穿破腹壁。肠道阿米巴也可进入肛周、阴道、尿道等引起相应部位的脓肿或炎症。常见并发症有、阿米巴肿...
...78-82个氨基酸残基,因其序列的书写形式酷似一种丹麦面糕而得名。在其第1与第6、第2与第4、第3与第5半胱氨酸上,连成三个二硫键。这种结构也出现在前凝血酶、尿激酶、链激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组份中。由于Apo(a)分子中的...
...修复,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和局部凝血纤溶功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2.纤溶活性增强 功血时子宫内膜纤溶酶活化物质增多,活性增强,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减少,形成子宫内去纤维蛋白原状态...
...诱因。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是诱发真菌败血症的重要因素。 2、细菌因素:金葡菌可产生多种每和外毒素,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有血浆凝固酶、α—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A—E,以A型多见)、玻脱性毒素、红疹毒素等可导致严重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