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本品为斜方品系褐铁矿的矿石。【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胃、大肠经。【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久痢。禹余粮涩大肠而止泻痢,与赤石脂作用相似,故两药常配合应用。2.用于崩漏带下。本品有固涩止血作用,治体虚...
...山慈姑(图),味甘、微辛,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收敛肺气。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止血涩血,大肠下血,痔漏疮痈之症。(单方) 治痔疮,漏下,脓血痈疽,毒疮红肿不出头者,有脓出头,无脓即散,水煨点水酒服。──丛本卷下...
...山慈姑(图),味甘、微辛,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收敛肺气。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止血涩血,大肠下血,痔漏疮痈之症。(单方) 治痔疮,漏下,脓血痈疽,毒疮红肿不出头者,有脓出头,无脓即散,水煨点水酒服。──丛本卷下...
...中医方剂(一) 【辨证】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方名】固齿散。 【组成】滑石粉18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25克药面兑60克生蜜调和早晚涂患处。 ...
...收敛肺气耗散之功,适用于咳嗽、气短、哮喘等症;对久咳肺虚者,尤为合适,可配合党参、山药、五倍子等同用。此外,本品还有祛湿、止血的作用,可用于风湿痛、黄疸、水肿、泄泻,以及吐血、便血、咳血、崩漏等症。对于痔疮肿痛,亦可用之煎汤熏洗或坐浴。【处方...
...因人而异。三、止血药的选择应用妇科病常用止血药可分收敛止血、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和养阴止血几类。每类性味也各异。其中最常用的是具有既止血又化瘀、双重性的化瘀止血药。例如苦寒的茜草,既能化瘀止血,还有凉血止血作用。三七药力较强,性味甘温,对...
...中医方剂(一) 【辨证】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方名】固齿散。 【组成】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1.5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
...慢性牙周炎 【辨证】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方名】固齿散。 【组成】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1.5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25克...
...海螵蛸(乌贼骨)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能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等。笔者常用其治疗下列疾病有特效。 小儿腹泻:海螵蛸24克,五倍子15克,鸡内金...
...槐花等药配合应用。2.用于烫伤、皮肤溃烂、流脂水、疼痛等症。地榆泻火毒并有收敛作用,烫伤后,取生地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使脂水减少,疼痛减轻,愈合加速,为治烫伤要药。【处方用名】地榆炭(炒至外黑内呈老黄色为度。用以止血)、生地榆(研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