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炒白术24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30克 上肉桂6克 红枣30克 各五剂【辨证】《伤寒论》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患者肢冷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而厚腻皆湿寒阻滞之象为太阴虚寒之证。太阴在脏为脾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28-0.html

太阳证风湿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无人邻居介绍:1977年患者腿痛多处治疗不见好转痛甚时背着儿女在家哭泣。范老几剂药治愈现回乡探亲去了。【按语】《伤寒论》中论述杂病颇多。而风湿痹痛之阐述又以《太阳篇》最详。盖太阳主一身之表六经之藩篱。风寒外邪袭人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10.htm

少阳证癫狂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柴胡12克 龙骨60克(先煎) 黄芩12克 党参12克 桂枝6克 茯苓12克 法夏12克 生大黄10克(后下) 牡蛎60克(先煎) 大枣15克 赭石60克(先煎)【辨证】患者初起病轻仅有失眠易怒心神浮越微现癫病之象。由于失治而病情加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23.htm

六经七日病愈_《叶选医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经以渐受病其愈皆以七日为期阳数七故也。伤寒例曰∶其不两感于寒者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歇;九日少阳病衰耳聋渐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exuanyiheng/768-10-26.html

膏方进补也要辨证辨病_膏药用法_【中医宝典】

...膏方是医生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为各人量身定制的兼顾补养与治疗、高效与简便的中药制剂。膏方配伍因人制宜注重整体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我国江南地区每到冬季百姓常有的习惯此习俗历史久远至今不衰。 ...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52.html

提倡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抗炎_【中医宝典】

...预防SARS及病后调理应是有益无害的辅助措施。中文大学梁秉中教授已经在提倡。坊间流传的预防肺炎配方和有关产品五花八门一些中医专家批评有些肺炎配方副作用大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引令市民无所适从。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应结合内地经验整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83.html

六经主用发明说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阳之周身所以主外也。至于三阴足太阴为后天六经之主足少阴为先天藏精之腑足厥阴为阴阳生气之根所以立人之命蒂者尽足三阴也。若手之六经虽与足六经出入相连而手少阴心君主清静高拱太阴肺调元行气包络为佐贰臣二肠三焦器能传化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31/25.htm

六经总论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治法以六经分篇然手足各有六经实则十二经也。手足之经既有十二而《伤寒论》但分为六经者何也?按《内经》之论十二经也凡言某经而不明言其为手经、足经者皆系足经至言手经则必明言其为手某经。盖人之足经长、手经短足经大、手经小足经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8-1.html

医古文以外的古文天地--“六经”与医古文(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文献看广义的古文还应有四类:一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如《十三经》;二是包括医学经典在内的子部书如《老子》、《庄子》、《吕览》、《淮南子》、《内经》、《难经》、《太素》、《本草》等;三是史籍如《史记》、《汉书》等有关文选。四是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0.html

注重细节远离亚健康_【中医宝典】

...策略从治病转向预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早在两千年前《内经》已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这一思想正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而存在的。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现代人将之诠释为注重生活饮食的细节这是一套中医自己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181.html

共找到811,7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