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起源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理论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2.html

刮痧作用功效_刮痧基础_【中医宝典】

...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182.html

针灸减肥配合饮食_中医针灸减肥_【中医宝典】

...针灸是通过对肥胖者神经及内分泌功能调整,一方面抑制肥胖者亢进食欲,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肥胖者亢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控制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配合控制饮食,从而减少机体能量摄入储存;另一方面,针灸可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消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535.html

针灸讲究补和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法则,其实,药物针灸治病采用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9.html

古代针砭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疾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也就是正气邪气相互斗争过程。针刺治病防病,就是在于发挥它扶正祛邪作用。 通经活络:人体经络将内部脏腑同外部各种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人体各部功能保持相对协调和平衡。疾病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32.html

吴崑《针方六集》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药及针刺手法等;第五集为《纷署集》,共收录腧穴641个(包括双穴在内),列举了腧穴主治作用,并按照头、背腰、耳、颈、肩、胸腹、四肢等各部排列,形式基本针灸甲乙经》相似;第六集为《兼罗集》,收辑了大量针灸歌赋,如《玉龙歌》、《天元太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0.html

各种蔬菜功能作用_【中医宝典】

...差不多,豆腐味道鲜美,不仅可以佐餐食用,且药用价值亦颇高。豆腐用石膏或卤水点成,含铁、钙和镁盐较多,以小儿骨骼牙齿生长有特殊意义;而镁盐对心肌有保护作用,故适合于冠心病患者食用。豆腐中的谷固醇还有降低胆固醇作用。据报道,日本妇女以吃豆腐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719.html

黄帝《黄帝内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不仅是奠定中医理论基础最早经典,也是针灸理论形成标志。 黄帝,中华民族象征。上古时候,黄帝率领他部落统一了全国,中华文明从此发源,黄帝也成为中华民族远祖。黄帝不仅长于征战,而且颇懂医术,在闲暇时候,经常岐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6.html

针灸甲乙经》 —最早针灸学专书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学术地位。 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便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他在幼时十分贪玩,到了20岁仍不喜欢读书,甚至有人认为他天生痴傻,叔母为他十分担心。一天,他摘回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35.html

杨继洲《针灸大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都或多或少进行了辑录和引用。 【著作成就】 《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针灸学著作,是一部蜚声针坛历史名著。自明万历年间刊行以来,平均不到十年就出现一种版本,该书翻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6.html

共找到936,5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