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去朝鲜从医,洪武十二年(1352)高丽任他为典。永乐五年(1407)九月,朝鲜派王子来中国,随员有医生“判典监事”杨弘达等人。洪熙元年(1425)七月,明使随员太医张本立和辽东人何让赴朝为朝鲜世宗王诊病,讨论治疗对策,并传授医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8.html

序_《评琴书屋医略》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道微矣,四难未审,二反遽施,毫厘之差,滋曼弥甚。自张仲景垂范,援证立方,本论阐于伤寒,杂治编于金匮,晰奇胲于针鼻,转愈,死于麦芒。千祀以还,咸资准的。然而传经络,受病固殊,辛热苦寒,施剂尤剧。偶遇嚏鼽,讵假乌头作帝,才逢痃痞,即推蝭...

http://qihuangzhishu.com/1040/4.htm

但欲寐而心烦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对于282条的内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在《伤寒论》,心烦一证总是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呢?总是跟不眠连在一起。如61条:“昼日烦躁不得眠”,71条:“胃干,烦躁不得眠”,76条:“虚烦不得眠”,303条:“心中烦,不得卧”...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26.htm

朱跋_《校注醇剩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上《醇KT 义》四卷,从《重药轻投辩》起至《产后三冲》止,计二十四门,共出自制方,每门少则三四道,多者至二十道,共得一百九十六方(添加有方无论者八道,未算在内)。先生日鲜暇晷,晚年抽闲成此KT 义,并无名利之心,不过自抒心得,为后学举隅...

http://qihuangzhishu.com/722/140.htm

少阳病时相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疾病,似乎从每一个切入点都能包打天下。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条条道路通北京。我们从南宁去北京要坐T6特快列车,那么从成都去北京呢?当然不必坐T6,你要乘T8。所以,从任何一个点上深入进去了,你都可以见道。道只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1.htm

欲解时相要义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这是一个方面。时空统一。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去考虑。《性命圭旨》之“时照图”云:“人之元气逐日发生,子时复气到尾闾,丑时临气到背堂,寅时泰气到玄枢,卯时大壮气到夹脊,辰时(诀去讠)气到陶道,巳时干气到玉枕,午时姤气到泥丸,未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40.htm

九窍之布局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恰似易卦之阳爻(—),且双数偶亦为阴,单数奇亦为阳。上三阴是为坤,下三阳是为干,上坤下干是一个什么卦象呢?正好是一个泰卦。所以,九窍的布局就正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地天泰卦。而连接这个地天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处于口鼻之间的人。人中的意义。人中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9.htm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回应废除_【中医宝典】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22日表示,制定和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前一阶段出现的“中医是伪科学”“废除”等观点的正面回应。 2006年,一些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等观点,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 针对这些争论,《纲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46.html

序_《丹溪手镜》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义乌人也。求其书,自《心法》诸刻以外,无闻焉。己未,兼摄吴宁,得其刻在吴宁暑,曰《丹溪纂要》,即吴宁卢子从其所刻石钵《荟丛》、《钩玄》诸书,删正向,裁取之者也。急模数本以归,以为先生之真传真印尽是矣。辛酉之秋孟,一日课诸生于司,学博陈先生曰∶...

http://qihuangzhishu.com/708/2.htm

《石室秘录》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卷一(礼集) 正法 反法 顺法 逆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完治法 碎治法 大治法 小治法 偏治法 全治法 生治法 死治法 卷二(乐集) 上治法 治法 下...

http://qihuangzhishu.com/638/index.htm

共找到329,6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