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药箱——家庭必备_《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知识广泛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少家庭都配备了药箱,这是一项值得提倡自我保健措施。一旦有小伤小病,备用药物即可解燃眉之急,以免除疾病之苦。然而,若选药不妥、保管不善、应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轻则贻误病情,...

http://qihuangzhishu.com/1048/29.htm

正确认识急救中成药_中药煎服_【中医宝典】

...现在也有不少家庭自备安宫牛黄丸作为急救药,尤其是中风后,不问症状、不经医生指导,就自行服用,觉得它能起死回生。然而,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 首先,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对证用药,否则救命药可能变成“毒药”;此三药都是大凉之药,体虚人服用可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958.html

心绞痛发作时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绞痛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致使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病。患本病者多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一、心绞痛特征胸中、上部突然剧痛,有压榨性和闷胀感,向左肩、左上肢内侧和颈、咽...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7-3.html

眼外伤急救 莫入误区_五官眼科眼外伤_【中医宝典】

...对于眼外伤,正确措施可以保护我们心灵之窗,而错误急救方法却只会加重损伤,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失明,造成终生残疾。 生活中,人们都很注意保护自己宝贵双眼不受伤害。但是,当一些“飞来横祸”降临时,由于不懂得眼外伤急救方法,却有很多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27326.html

食物中毒急救_急救常识_急救常识_【中医宝典】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易变质,一旦出现误食导致中毒现象,可采取下列措施。 ●催吐 误食时间在几小时内,可使用催吐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或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再用200毫升温水冲服。还可用筷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438.html

孩子中毒后应如何急救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中毒是指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或其功能遭受损伤而引起病理现象。 根据中毒时间长短和症状发作缓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中毒主要包括煤气、药物、酒精、食品等侵袭机体,导致功能状态失调,重则危及生命。急救步骤包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60.html

美用新技术诊断心脏病_【中医宝典】

...《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讯 据外电报道,美国科学家说,磁共振成像仪中使用一种新显像技术,可以发现大多数心动脉血管病症,从而使许多心脏病患者免受昂贵而不舒服并有副作用测试。 医生们过去10年都使用磁共振成像方法来研究主动脉等大型血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744.html

昏迷中医点舌急救_急救常识_急救常识_【中医宝典】

...很多人认为中医只善于治疗慢性病,在救治急危重症时远远落后于西医,其实不然。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就是一部治疗许多急性病经典。有的经后世医家不断继承发展,如“点舌治昏迷”就是一种常用急救方法。 具体做法是:将紫雪丹、至宝丹、安宫...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427.html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有几种_【妇科宝典】

...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发展。子宫肌瘤虽为良性,发生恶变或肉瘤样变机会仅为千分之四左右,但它却易引发月经不调、尿频、尿急和便秘、腹部肿块、疼痛、白带增多、不育等一系列并发症,长期阴道出血可致贫血,严重者可有贫血性心脏病,即“子宫肌瘤性心脏病...

http://jb39.com/fk/33198.html

主要参考文献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地震问答〉》,地震出版社,1975年。廖树森等,《五官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范正祥等,《急救·护理(家庭保健大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雅庆等,《现代家庭急救手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郑思竞等,《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21-0.html

共找到852,7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